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科学替代可靠后属性出现了质变

2023-02-15 08:41 作者:你的背包1991  | 我要投稿

我在整理资料时,发现有这样一段话:

“逻辑”一词内涵是:怎么讲话,怎么思考,用什么方法,表述内容才真实有效,观点理论才能成为可靠的真理。

由于这段话没有注明是从哪里摘录下来的,也没有作者的署名。我觉得它通俗易懂,符合汉语逻辑的形态特点。于是,我就将这段话转化为哲学图像,直接形式的图像是这样的:

间接形式的图像是这样的:

并且撰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解析汉语逻辑、语法、结构、图像。

当我把这个定义收录到自然语言逻辑的幻灯片里面时,发现表述环节存在缺陷。“可靠的真理”在实践中会引起人们争议,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可靠”一词的理解不同。以实践检验的事实为依据形成的经验理论,同样可以称为“可靠的真理”,而符合逻辑规则、真理格式的科学理论,也可以称为“可靠的真理”。这个事实表明,“可靠的真理”是与认识形态、检验真理的尺度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因此属于老子说的“有为”形态。

“无为”形态的真理必须与老子大道、河图模型关联在一起,符合圆满真理的型——河图五的玄同模式。这样的真理才具有科学性。

为此,我修改了这个定义,用“科学”二字取代了“可靠”。这样一来,在表述环节就与认识能力、思辨深度无关了。因为衡量“科学”与否的尺度是与老子大道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实践检验,事实为证(中国学者的科学内涵)

可靠┤认识论环节二律背反形态

       └逻辑论证,本质同一(西方学者的科学内涵)

科学:与老子大道关联,符合圆满真理的玄同模式(自然语言逻辑的科学内涵)

显然,这是上升到“致虚极守静笃”高度的科学内涵,它将真理样式与思维规则捆绑在一起,不再与认识能力和思辨深度相关了。

经过修改后的逻辑图是这样的:

怎么讲话——表述规则,处在河图一的位置,绿色代表规则

怎么思考——分析形态,处在河图三的位置,蓝色代表动态过程

用什么方法——河图、洛书,处在河图二的位置,紫色代表理性思辨

达到目的:真实有效,科学真理,结构模型,处在河图四的位置,橙色代表逻辑结构

在这个逻辑图中,为什么没有易经八卦图呢?因为老子将它归入“不道早已”,的行列,而易经强调的“图文并茂法,解说和演绎一体”的形态,已经通过图像的样式展示出来了。因此它不需要再用文字注解了。

老子论述河图的规则是: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解析洛书的规则是:视听搏三同一,有无之道

老子解析河图洛书的关系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在这里,白是洛书形态,没有动态的圆圈,这个圆圈是看不见的,是河图才有的。由此构成虚极环节“有无之道”的表现形式。

将老子的“有无之道”按照康德的菱形结构法排列起来,它是这样的:

              ┌存在环节:无名与有名的属性对立

              ├认识环节:有连线与无连线的形式对立

有无之道┤两个层次两种形式

              ├逻辑环节:有为与无为两种方法的对立

              └虚极环节:有圆圈与无圆圈的图形对立

老子的研究成果表明,河图是大道,洛书是小道,二者综合起来,就是华夏民族古代的道,它成为把握天下万物的神器,即思维工具。

在老子五千言中,明确提出的思维规则有三个,一是整体环节呈现出“抱一为天下式”,二是本质环节呈现出“三同一”规则,三是具体环节呈现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它的哲学术语就是“两种形式的对立统一”。下面采取图解的形式,将三个规则的具体样式展示出来。

一、图解“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与天门开阖紧密关联在一起,它具有三种样式,逻辑图为:

二、图解“视听搏三同一”

“三同一”的源头是洛书揭示出来的规律性,横向、纵向、斜线连接后得到的和相等,都是15。为此老子用“视听搏混而为一,不可致诘”描述,我将它表述为“三同一”规则。它分为有连线与无连线两种形式,由此构成老子的“有无之道”,逻辑图为:

三、图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白”是直观看得见的形态,如数字图像一至九的样式。“黑”是理性思辨把握的看不见的形态。如洛书中的连线形式,河图中的动态圆圈。由此构成两个层次两种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逻辑图像为:

这个逻辑图表明,老子强调的“白”指的是可见性,即数字图像一至九的形态,“黑”指的是看不见的相互关系、变化形态、圆圈模式。

这样的解析方法就属于老子强调的“无为”,即没有主观认识的因素添加在其中。因为老子研究的对象就是河图、洛书、八卦图,这三种图像之间的相互区别。目的是将大道河图的属性、形态、特点和结构样式通过文字形态、语句结构、文章结构展示出来,没有观点道理环节的诸多内容。所以解析老子的文字内涵,只能通过图像形式的变化这种方法,不能对文字内涵进行演绎。按照文字内容进行分类,如老子五千言是“政治学——统治术”,“军事学——用兵之道”,“论理学——道德经”,“方法论——辩证法”等诸多的老学研究成果,都是与老子大道的本质属性格格不入的,属于主观演绎的结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丝毫的科学价值,都是研究者自身的认识形态、认识能力和思辨深度的展示,与老子五千言的真实意图没有丝毫的关联性。本质属性是上升到理论环节的“盲人摸象”。

 

 黄琪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

用科学替代可靠后属性出现了质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