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件事会让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越来越差,千万别再做了!
免疫力是抗癌的利器,而秋冬季节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很容易变弱,导致肿瘤卷土重来,此时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免疫力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基因、年龄、先天性疾病等人为无法控制的因素,以及营养、生活习惯、环境等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
也就是说,要想提高免疫力,我们可以从增强营养、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以下5件事会让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越来越差,一定不要再做了!
1.睡眠不足
睡眠是免疫系统自我修复的时间,睡眠时间不足会使身体产生的免疫细胞数量锐减。因此我们要每天保持7~8小时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
数据显示,约半数的肿瘤患者都发生过睡眠问题,但很多患者并不重视,或者认为睡不好是正常的。长期失眠不仅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还会加重心情焦虑,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睡眠质量,如果长时间不能改善,要及时向医生求助。

2.总想不开心的事
研究发现,情绪和免疫力有密切的关联,当人们怀有积极的心态时,体内和免疫相关的白细胞数量就会增加,免疫力会得到改善,而悲伤、焦虑、抑郁的情绪则会破坏我们的免疫功能,更容易诱发疾病。
肿瘤患者在确诊后有不良情绪是正常的,但也要学会调节情绪,不要总是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临床发现,心态积极、性格开朗的患者,相比总是闷闷不乐、紧张焦虑的患者,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有话憋在肚子里
有什么烦心事总是憋在肚子里,自己生闷气是隐藏的健康杀手。临床研究显示,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都有性格内向、不爱沟通的问题。可以说,肿瘤“偏爱”生闷气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沟通,肿瘤患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要多和亲人、朋友、医护人员沟通,他们是最关心患者、最希望患者尽快好起来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有负面情绪时,可以表达出来,然后解决问题,比什么都不说憋在肚子里好。
4.不爱运动
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对增加。而且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细胞的工作效率。
很多肿瘤患者是不爱运动的,且大家一向来认为生病的人需要休养,因此治疗康复期间常常是卧床休息。其实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运动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建议肿瘤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坚持规律运动。在家里也可以适当做家务,避免久坐不动。
5. 讲究忌口
肿瘤患者确诊后,饮食都变得精细起来,很多食物都不再出现在餐桌上,理由是肿瘤患者需要忌口。事实上肿瘤患者不需要过于讲究忌口, 因为肿瘤患者本身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如果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营养状况必然更差,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要想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营养支持不可少。患者要全面摄取各种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还要保证丰富的蔬菜、水果,以及适量的粗粮、坚果等等。家属在做饮食搭配时,要注意营养全面、均衡,同时多做患者爱吃的食物,让患者尽量多吃。
【关注公众号:爱递医学汇,了解更多癌症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