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究竟是不是假象?
进入2月份,到处都是楼市回暖的消息,就连央视财经频道也作为官媒进行了相关报道,释放出的信号不言而喻。
市场风向变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1 楼市,突然就回暖了
先从全国范围来说:
根据财联社报道,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1月全国重点监测的65城新房线上均价环比上涨0.05%,65城中有24城新房线上均价环比上涨。
此外,笔者从各地权威媒体报道了解到的信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重庆等二线城市节后新房的到访量、成交量,以及二手房的浏览量、带看量、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总之,目前全国整体形势向好。
再来看看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的表现。
凤凰网房产在开工第一时间便兵分多路,深入一线市场进行实地探盘,调研对象多是当下市场中关注度较高的楼盘。实地走访发现,很多售楼处热闹非凡,人流量远远高于此前几个月。很多项目也是诚意满满,将春节期间的优惠政策继续延长,刺激到访和成交。当然,回暖并不是指所有项目。有些地段偏远的、产品设计滞后的楼盘依然是门可罗雀。
人流量的回升只是楼市回暖的一个现象。有一个信号需要注意,如果你接到置业顾问的推销电话明显多了,说明当下的市场远没有到达“供不应求”的火热程度。
面对今年的楼市,很多人内心存着一个疑惑:是先有市场回暖的现象,然后引发了很多媒体的报道?还是由于媒体的扎堆报道带动了楼市的回暖?
眼下的热闹,是事实。
2 这波行情能持续多久?
想知道这波行情究竟能持续多久,就要先研究行情是如何出现的。
首先,看需求端。当下防疫环境得以扭转,人们不必像之前一样随时担心被封控,对未来预期也增强了信心,这些都使得2022年下半年积累的购房需求得到了集中的爆发。
其次,看供给端。目前开发商整体库存比较大,仍然是处于“去库存”的阶段,给出的政策均比较友好。
最后,看政策端。全国各城市都在通过各项宽松政策来刺激房地产的发展,像是限购的松绑、首付比例的调整以及房贷利率的下调等,不断吸引购房者的关注。
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就要看哪些原因能支撑市场延续当下的热度。今年房地产要扛起稳经济的大旗,所以政策方面的支持与刺激作用自不必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会继续创造供应,销售层面的竞争依然不小。
最难把控的,其实是需求端。三年疫情使得很多人的收入受到影响,这直接影响到购买力的水平。但是信心比黄金重要,随着整体经济大势开始向好,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会驱使购房者的预期出现变化。
这波行情究竟是不是“昙花一现”,不能仅仅根据1月份的数据来下定论,还要继续观察接下来一个月市场的表现。
3 购房者接下来怎么办?
市场是冷还是热,影响不到那些没有购房需求的人。而那些真正需要买房、置换、改善的群体,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可能直接影响的就是到手产品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不论是刚需还是改善,以下建议都可作为参考:
优先买现房。
期房的苦头,相信很多人已经吃过了。轻则货不对板、精装变“惊装”,重则延期交付甚至停工烂尾。所以任何时候,请优先买现房。没有现房也要先考虑已经封顶,离交房日期较近的楼盘。
优先买配套齐全的。
围绕房产而生的的配套,为的是生活便利,提高幸福感。学区>生态>交通>商业,这些都是支撑房产保值的因素。配套齐全也不代表只能选中心城区,像石家庄二环外目前也有发展好的版块,学校、商场、公园、交通等都比较便利,且区域面貌新。
优先买品牌房企的。
这里说的品牌房企不是特指全国一线房企,像石家庄本地口碑不错,持续深耕的房企项目同样值得选择。尽管品牌房企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能力上,显然比很多小开发商强很多。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尽可能寻找确定性,是更适合每一个普通购房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