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夕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2023-08-22 21:49 作者:励知考古所  | 我要投稿

七夕节,又称七姐节、乞巧节等,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七夕传统习俗


在古代,七夕最重要的习俗是妇女的“乞巧”活动。到七夕晚上,妇女们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摆设香案,上有瓜果、鲜花、酒、针线等,向织女乞巧。


明 仇英乞巧图卷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即妇女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直隶志书》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除了“乞巧”,七夕还有“拜七姐”“拜魁星”“接露水”“染指甲”“洗发”“玩磨喝乐”等习俗。



七夕诗词


历代文人墨客在七夕这一天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词,抒发了他们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也是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节日的魅力,祝愿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注:图片与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七夕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