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世界的骑士】背景与设定 一
欢迎读者老爷阅读主线的设定集,主要交代一些主线和前传都不好交代的设定背景,可以提升一点阅读体验(大概?),当然也欢迎新来的读者老爷读读主线哦~
时间线:1970年,殖民卫星单色方舟发射并成功抵达运行轨道,卫星的领袖,原本是地球组织的议员,名叫卫约翰,卫家成为卫星圈的第一个特权阶层家族。同年,名为吉克斯·诺亚的机械科学家开始大力发展宇宙工业,其在无重力条件下发明的质能动力炉成为了适应宇宙环境的新型发动机,质能动力炉也被后世称为诺亚动力炉。吉克斯·诺亚凭借这一发明打下了厚实的家底,成立了卫星圈最大的工业企业Noah。
1972年,殖民卫星达·伽马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达·伽马的领袖,同为议员,名为卡勒·琼斯,琼斯家族成为第二个卫星特权家族。
1974年,两颗卫星发起“SF计划”,在Noah的帮助下设计的链接两颗卫星的中转站,单色方舟与达·伽马成功通过中转站合并,并命名该中转站为,特利芬。此后,特利芬成为卫星的行政枢纽(SF为“satellite fusion”的缩写,不是顺风快递哦~)。
1975年,诺亚家族当选为第三个卫星特权阶层,并且依靠无比雄厚的财力彻底垄断工业市场,取得极大的政治话语权,俨然成为了卫星圈实际上的统治家族。诺亚家族的长子布伦特·诺亚虽然作风傲慢浮夸,但由于诺亚家族的影响力,反而成为了卫星圈人民争相模仿的对象。自此,“财阀权贵独立”一说开始在卫星圈盛行。与之对应的,部分卫星居民因无法忍受三大家族的独裁政治,成立了卫星组织——无重力公社,要求削减特权阶层的权利,宣传自由之光洒遍无重力的宇宙。为了对抗无重力公社,三大家族成立卫星特权区。据悉,特权阶层掌握了卫星80%以上的资产,但是在琼斯家族和卫家族的思想控制下,特权政治得到民众的支持(此时,三大家族的共生关系基本形成。诺亚家族负责资本控制,琼斯家族和卫家族负责政治洗脑)。无重力公社则因为作风激进,伤害平民,被看作恐怖组织。
1977年,单色方舟的暮光高地,公社成员攻击诺亚家族出行的二子,导致其失去左腿,险些丧命,卫星发生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史称“暮光之变”。三大家族开始将新型兵器的研发提上日程。
1979年,由诺亚家族的首席科学家安德烈设计研发的人型兵器制造完成,这台标志着人类又一次科技革命的兵器,被命名为积克斯·诺亚,编号为ARM-001。由于质能动力炉的出力问题,该兵器能力极其受限,只能用作内部镇暴,且其他型号的衍生兵器也因为这个问题而被暂时终止。安德烈因为不明原因而被Noah开除。
1980年,卫星内部环境恶化严重,在特利芬召开与地球的最后一次通讯会议后,遭到地球圈的遗弃,史称“特利芬会议”。次年,三大家族成立卫星帝国。
1984年,卫星监测到宇宙领域的不明信号,Noah开始研发宇宙型ARM。同年,卫家族的小儿子出生,深得父亲卫约翰喜爱。他的名字,叫卫希礼。
1985年,第一台宇宙型ARM完工,正式编号为ARM-004,飙雷。但是在参观仪式上,该机发生爆炸,琼斯家族的长子丧生。琼斯家族对外宣传机体爆炸是诺亚家族的阴谋,诺亚家族遭到其他两大家族的围攻,最终被灭族,怀孕的诺亚家族夫人下落不明。
1993年,卫星的生产力开始爆炸式增长,起死回生的卫星,经济和科技实力远远超越了地球圈。与此同时,新的能源装置——艾力安动力炉和参考了地球科技的崩坏动力炉,取代了老旧的诺亚动力炉。在新动力炉的辅助下,卫星的工业水平再一次暴涨,第一台真正意义上具有军事价值的近代化ARM,也是卫星历史上最经典的机动兵器,ARM-005,佐特,编入正规军队,很快取代战舰与炮火,成为主力军队。
1995年,卫家族的大儿子因嫉妒小儿子卫希礼,而设计将卫希礼抛弃,导致其失踪。卫约翰一怒之下,开枪杀死了大儿子。此后,因家族内部后继无人,卫家被迫选择与琼斯家族合并,同年,琼斯家族的二子里布特·琼斯在府邸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正式从政治角度彻底脱离地球圈。自此,卫星圈被命名为琼斯卫星帝国。
1996年,失踪多年的安德烈发动“黎明政变”,遭到镇压而出逃宇宙,下落不明。
1998年,琼斯卫星帝国发动对无重力公社的总攻击,战争结束后对外宣称卫星已经“完全脱离贫穷,疾病和无休止的战乱,步入和平年代”。这一次演讲的记录,在月神战争爆发后销声匿迹。从此卫星市里坊间再也没有相关言论。
2000年,1月20日,地球的新通讯卫星月神号升空,但遭到卫星的攻击而坠落。卫星的残骸掉落到地球上,造成严重的二次损害,史称“神陨日”。以此为导火索,1月30日,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宇宙战争——月神战争爆发,由于军事科技过于落后,地球虽然有着30倍于卫星的兵力,依然遭到压制。2月1日,由于第二律者西琳在西伯利亚的巴比伦塔诞生,地球爆发第二次大崩坏,心力憔悴的地球在2月6日向卫星圈投降。卫星在月神战争中的统帅,多利安上将,在最后一战下落不明。
2002年,地球使者到达特利芬,卫星与地球在特利芬召开会议,签署了《地卫公约》。而这一次会议,被称为“第二次特利芬会议”。会后,地球使者下落不明。
2005年,第一台ARMS在暮光高地正式升空,该机体编号为ARMS-001,取名为,暮光维斯克(注意“正式”二字)。
2010年,第一架搭载了新动力装置,即拟·艾力安动力炉的新型机动兵器,ARM-006,佐德,在达·伽马的中部平原试飞成功,其机动性,灵活性和载重能力远远超越佐特。佐德的出现,迅速取代了原来的佐特,标志着卫星帝国工业实力的高度成熟。
2012年,Noah被帝国收购合并,成为琼斯卫星帝国成立维斯克国立重工企业。此后,各种各样的机动兵器在卫星诞生。Noah的大量科研人员不明失踪,只留下了少数掌握核心科技的科研者在维斯克就职。
设定说明
ARMS:简单地说,ARMS其实和普通的ARM没有太多不同,可以看作是ARM里的特种兵,无法实现量产。搭载了拟·艾力安动力炉的强化版,各种方面的数据远远超过ARM。
艾力安动力炉:圆形的动力装置,虽然明面上是卫星的正式动力装置,但实际上卫星只有三台艾力安动力炉,其中两台,在黎明政变中,一台被毁灭,另一台则失踪。因此,崩坏动力炉占据了很长时间的主导权,直到拟·艾力安动力炉的出现。且三台原生艾力安动力炉来源不明。
崩坏动力炉:崩坏能转化装置,可以将崩坏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注意,崩坏动力炉和主线里女武神专用的圣痕之翼,其实不是同一个产物。
《地卫公约》:暂时先讲两条。第一条、地球的重力加速轨道不得超过三处,否则卫星有自行判断和处理的权利;第二条、地球的监视卫星全部撤除,禁止部署在卫星附近。
VARM:圣痕之翼,女武神的英文Valkyrie,拼合ARM,即为VARM,是一种女武神专用的特殊的外骨骼机甲。该外骨骼的核心部分为动力炉,可以近乎无限制地转化崩坏能,配合外部兵装,发挥出不逊色于ARM的出力而能同时维持人体体积大小。
ARM-004 飙雷:机体自身的设计水平出众,但由于爆炸事件而成为废案。从此,卫星文化中习惯将数字4作为恶魔的象征(就好比英国人怕数字13那样)。
ARM-001 积克斯·诺亚:名字参考诺亚家族族长的姓名。由于当时的诺亚动力炉无法满足机体本身的需求,积克斯·诺亚只能拿来反恐和镇暴,被人们戏称为“家犬”。
ARM-005 佐特:卫星在月神战争中大显身手的机体,搭载了当时最新型的崩坏动力炉,其卓越的战斗性能完全扭转了人数劣势。即使在佐特已经被更新型的佐德取代的今天,依然有许多老兵认为佐特的性能更值得信赖。
佐德全武装型:也被称为佐德队长机,喷射背包的出力比佐德更强大,双肩搭载加农炮,腰间和腿部搭载一共四颗特装导弹,额外配备两把光束剑(佐德特装型其实并不是官方的机体,只是卫希礼不希望自己的私人改装成果被掩盖,所以就强加了名字……)。
ARM-009 战鼓式:地表作战特化型机体,可以说完全是用来侵略地球的的产物。
虽然没啥人看,但结尾的话我也有几句话想和一直以来读我文章的读者老爷们说,非常感谢你们愿意读读我这本心血来潮之作,作为同人文来说质量很不出色,剧情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文笔比较差劲,脑洞更是无厘头……但是我会继续加油把舰长和女武神们的故事画上完满的句号,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写作想法,也是为了喜欢我文章的读者老爷(虽然可能是我想多了),同时还是为了舰长与女武神们携手前进的未来~
另外,女主是谁,已经不用多说了吧,但是舰长的归宿究竟是哪位女武神,就不一定是女主说了算的(没错就是万恶的一夫一妻制,欢迎下注炒股哦)。
写完主线会继续写起源和外传故事,很多不是舰长视角,起源主角可能是卫希礼了(毕竟是关键角色)。
等到全部结束了,就会写点平行世界的甜文(平行世界的老婆和我主线有啥关系呢,哼哼~)
封面来自米游社画师大大:@WOOD C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