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解读:分班选择是对高中学生的第一次考验!
新高考政策一出来,就不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班了。
新高考采取的是3+1+2模式,要求学生在高一下学期选科,“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必选科目,“1”指的是在历史或者物理中二选一,“2”指的是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任选两门。

看完这个新高考政策,你觉得怎么样呢?
新高考政策确实很人性化,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选择喜欢的科目学习。
同时,新高考政策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应该有学业生涯、甚至职业生涯的规划。
很多网友觉得这就很离谱:才高一就要学生有学业、职业规划能力,这根本不可能啊!
但是我认为,分班选择其实就是对高中学生的第一次考验。
因为选科绝不是根据你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么简单,这后续还涉及到你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这样:
1、在高考改革前,考生可以填报这所学校的所有专业,当然前提是文科或者理科专业。
2、高考改革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要符合学校这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比如,你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想选天文学,但是你在高中没有选物理或者化学,那么你就没办法选这个专业。
也就是说,你在高一分班时候的选科就决定了你未来填报志愿的专业有哪些。
很多同学在选科的时候,看到历史和物理二选一,二话不说就选了历史,但是你要想清楚,你未来的志愿专业会不会要求你是必须选了物理的呢?
新高考政策确实尽量考虑到每位学生的需求,但是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你现在的选择是需要对以后的大学专业以及职业生涯负责的。
前几天跟一位高中老师聊天的时候得知,学校还是非常重视学生分班的。一般会在高一下学期进行分班,分班前会有两次动员大会,第一次是对学生召开,让贤学生们明白政策是怎么一回事,第二次是对家长召开,希望家长们尽量不要干涉孩子的选择,并且能对孩子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最后会在正式分班前有两次适应机会,你可以按照你的选择在不同的班级里学习,如果觉得现在的选择不是最优化选择,那么你还有机会再调整。
我认为学校已经做得非常贴心了,那么具体还要怎么做,主要还是得靠学生的决策了。
这个新变化其实在向我们发射信号:学生在平时不能仅仅是学习,还要多关注自身的未来发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这都是学生们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新高考培养的是更有能力的青年人,在人性化的同时也对在座的各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好好把握机会,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