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高度近视真的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就会担心会把近视遗传给孩子,但是高度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什么是高度近视?
按照近视度数的划分,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的,称为中低度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称为高度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上的,属于超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轴比正常人长,眼轴就相当于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个形状相似的气球,眼轴越长气球壁就变得越薄,而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概率就相应增大。眼轴每增加1mm实际度数增加250~300度,高度近视眼轴一般在27mm以上,所以眼轴变长视网膜就会变得比较肥薄,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且高度近视并发症多,危害严重。
近视的分类
1. 单纯性近视:近视度数较高,但在成年后度数趋于稳定,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
2. 病理性近视:近视将终身进展,并伴有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
近视在什么情况下会遗传?
高度近视是具有一定遗传性的,却也并非绝对。父母近视度数达到600度以上并不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只有父母携带近视基因才会遗传给孩子。高度近视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双方其中一个基因是致病的,而另一个基因是正常的,也不会发病。
就遗传学角度来说,父母双方均为近视的会比一方近视的危险性大,而一方近视的又比双方没有近视的遗传可能性大。
紫外线能预防近视吗?
紫外线不能预防近视,但多晒太阳能够预防近视。阳光的照射,人体会产生视网膜多巴胺等成分,可以让巩膜更加坚硬,视网膜不易变长变薄。
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户外活动过少、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睡眠不足、躺着看书、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开着灯睡觉等等。
特别提示:学习类电子产品,每天不超过4个小时;娱乐性电子产品,每天不超过2个小时。保护眼睛的“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后,眺望20英尺(5米)之外20秒。
高度近视日常注意事项
1. 避免剧烈运动
高度近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眼部冲击较大或会引起明显震荡的活动,如拳击、蹦极、跳高,甚至是游乐园里一些剧烈晃动的游戏。
2. 多补充维生素
高度近视的形成与饮食息息相关,多数的近视人群血钙偏低,缺乏维生素A,建议高度近视人群日常注意多补充维生素、钙、锌等微量元素,控制糖分的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高碳水化合物会造成眼内组织弹性降低。
3. 定期检查
建议高度近视人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4. 注意适当用眼
高度近视人群除了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同时注意适度用眼,不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此外,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从而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控制。家长和老师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眼健康。有些孩子在看黑板或者远处时,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这就有可能是近视,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保护儿童视力,关键要做好“防”和“控”,一旦发现近视要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