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精赏:夏朝文物
夏朝版图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大禹,亦又说是启,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文物 陶器夏代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陶较多,黑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见,还有白陶。主要器形有:作炊器的鼎、罐、甑,作饮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钵、三足盘,作盛器用的盆、瓮、缸,等等。纹饰主要是篮纹、方格纹、绳纹,还有一些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陶器表面拍印的回纹、叶麦纹、涡漩纹、云雷纹、圆圈纹等。夏代陶器盛行在器表加饰数周附加堆纹、划纹、弦纹。陶器造型方面的特征是:折沿平底、三底足、圈足为主,圜底器少量出现。出现了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馒头窑:窑室呈圆形弧壁,并向上逐渐收敛,封顶隆起形似馒头,故名。馒头窑可以提高陶器的烧成温度(火候)陶器的质量得以提高。
压模花瓣纹黑陶罐
方格纹黑陶罐
黑陶三足盘
磨光黑陶觚
黑陶镂空豆
黑陶盉
陶壶
陶鬶形器
弦纹陶盉
灰陶绳纹鬲
绳纹灰陶罐
绳纹出戟三足鼎
绳纹灰陶鼎
灰陶盉
灰陶管流爵
灰陶盉
象鼻陶盉
灰陶杯
灰陶觚
灰陶瓮
绳纹陶鼎
白陶盉
白陶人字纹鬶
陶盉
夹砂褐陶鼎
刻符陶片
刻符陶罐
陶罐
夹砂陶罐
彩绘陶罐
兽面纹陶片
猪首形陶器盖
龙纹陶范
高钮陶盖
鸭形陶壶
彩绘陶罐
彩绘陶罐
青铜器:
相传大禹聚各州青铜,铸成九口大鼎,并放于夏朝都城。后来,九鼎成为天子的象征。
九鼎,各鼎相当于各州
乳钉纹青铜爵
方格纹铜鼎
单翼铃
青铜盉
乳钉纹青铜斝
青铜爵
玉器:
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
绿松石龙形器
夏朝文字玉璧
玉璋
玉钺
玉戈
玉圭
玉蝉印
卜骨
考古学家在二里头发现了卜骨,虽不像殷墟甲骨文,但是肯定与占卜有关。
上面明显有烧灼痕迹
再看看印章
好了,这就是本期内容,下期文物精赏:殷商文物
转发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