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特朗普推特账户,说明美国“纠错能力强”

文/行走斯图卡
当美国陷入政治混乱的时候,很多美国媒体却将目光盯在中国身上,认为中国依旧在高速发展,并且想趁美国衰弱的时候取而代之,因此有人呼吁:美国应该继续将遏制中国作为主要目标。在这个背景下,一份美国版“田中奏折”出炉了。
据媒体报道,肯塔基大学教授罗伯特·法利日前发表评论文章,反对以“遏制中国”为目的,将美军撤离中东,投入到亚太地区。他认为,想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先掌握中东,而第一步就是征服伊朗。
从报道内容看,法利是反驳参议员乔希·霍利时提出上诉观点的,霍利是一个坚定的“对华鹰派”,他主张美军撤出中东,将资源集中在亚太地区,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法利则认为,霍利想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与中国竞争,那么就不应该将中东排除在外,为此他还提出了理由:首先美国必须要展示自己的决心,因此就应该先征服伊朗。他认为美国容忍伊朗政权40年屹立不倒,激励了其他国家反抗美国的决心,而征服伊朗可以给中国一个警告,并且让盟友对美国更有信心;其次中东地区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地缘冲突的存在给大国干预提供了机会,他认为“美军一旦撤离,中国必然趁虚而入”,因此不能给中国这样的机会。
这位大教授的建议,让人想到了当年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描述了日本征服中国的计划。现在美国俨然是把征服中国、阻止中国崛起当做了眼前当务之急的工作,就算国内问题再多、再严重也死盯着中国不放;对于美国而言,无论什么问题,只要扯上“遏制中国”就会显得“正确且合理”,例如美军前些日子将两架B-52轰炸机派往中东意图威慑伊朗,就有一些专家跳出来指责这是“浪费资源,削弱了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不知道这位大教授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大概不知道,美军如今陷入这种窘迫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无尽战争”的拖累,导致装备保养、人员补充,与作战需求出现了严重脱节。伊朗的军事实力,不是伊拉克或者阿富汗能比的,尤其是他有相对完整的军工体系,能够独立生产多款型号的导弹;美军想要征服伊朗,付出的代价绝对要比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高得多。如果美国拉着伊朗一头扎进战争的深渊,没准对中国来说又是一个“战略机遇期”,而且肯定远远不止10年。
这位教授觉得中国抵抗美国的信心是伊朗赋予的,那只能说他不懂中国,谁都知道中国的信心,是70年前那场抗美援朝战争奠定的,也是现在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的地位赋予的。
因此美国打不打伊朗其实跟中国没太大的关系,想打尽管去打,中国不会拦着;这位教授的建议,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但只要冠上“遏制中国”的名号,再馊的主意似乎也显得很合理。这就体现了美国当下对中国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社会病态心理:美国病了,但是他们不会寻找自己的病因,反而在外界寻找一个标靶,将矛头对准别人,从而掩盖自己的病态。只是这样能解决问题吗?法利和霍利的争吵,根源在于美国自身实力捉襟见肘,越来越撑不起全球霸权的野心。如果美国连伊朗都征服不了,谈何征服中国;如果美国真的头铁去征服伊朗,那么就请美国回忆一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发生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