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动画版:不及格!
“这就是说,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头。不是一般的不对头,是彻头彻尾的不对头!”
(本文没有剧透。)
经常看我评论的老读者知道,我一般是不会祭出这样惊世骇俗的标题,我也不会写有情绪的文章。我的这篇文章,还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写法,但是我真的很想这样情绪一点。没有批评,就没有文艺。虽然我是在B站写文章,《三体》动画版是B站做的,B站多多少少还算是我的金主呢,但是对不起,一个好好的小说给改成这样,我不能给高分。
这个标题来自于哪呢?当年《流浪地球》上映之后,有一篇一星的奇文:《流浪地球,不及格!!!》是我有史以来最讨厌的评论之一。我觉得,反对一个文艺作品,我同意,但是ta写的完全没有逻辑,还有很多人的赞同。他们只是不赞同吴京出镜,不赞同中国能拍出好的科幻片。
但是,在我看完《三体》的三集之后,我要说:《三体》动画版不及格,是真的不能给及格分。我会尽量的客观评价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它不是好的动画。但是,你可以觉得它是好的粉丝作品。粉丝反正啥都买账。甚至不是所有粉丝,都会买账这样的作品吧!
好消息是,这不会是我今年的最后一篇评论:我不想让今年的回忆停留在无奈和遗憾上。既然我的第一篇评论是一篇治愈向的,今年的应该也会是吧。就这样预告一下。

我的第一个原因是,《三体》动画版不是给所有的观众准备的。甚至它不是给大部分没看过或者之前看过但忘记了《三体》的观众准备的。它根本不尊重那些从来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这动画就不值得一个高分。首先,既然是独立于小说的一个文艺作品,它必须自成一体。就是说,《三体》动画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是一个长大的成年人,不需要自己的爸爸再介绍自己了。这一点真的是一切改编作品都不应该掉进的陷阱,《三体》动画版完美的深陷其中,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我就是要这样把画面和小说融合在一起”。就算是你要学王家卫,那你好歹做的激进一点,把文字的内容做丰富一点,有意境一点。黑底白字放在那里,你放幻灯片呢?我自己做幻灯片都不这么干。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动画是作画的艺术。如果所有的必要的画面,你都用文字代替了,我看你的动画干嘛?我为啥不看大刘原著呢?我们就是等着你艺画开天把大刘的作品转换成视觉作品,你反倒好,把文字原原本本的贴上来。这就有点脱X子放X的味道了。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动画的原罪了。我真的很不喜欢3D动画,我也觉得艺画开天没做出美的3D动画。中国动画人为什么就那么青睐3D?叫我感觉,这个方向选的就是错误的,从头到尾就是错误的。最基本的审美底子,没有能够打下来,就开始推进技术,是揠苗助长。因为它会误让人觉得,只要技术到位,就什么都做的来。其实关键是,就不提艺术审美,我们的3D作画水平,也就居然卡在这个地方了,卡在白银了,上不去也下不来。
绝大部分任务,2D其实都做得来。无论是魔幻,还是科幻,还是什么幻,其实2D的作画成本不会比3D高多少。每一年都有非常优秀的2D动画作品面世。如果成本那么高,为啥国外的动画公司一直在外包到中国和韩国?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只要比外国出的价稍微高一点,不是就可以留住自己的人才吗?
反过来讲,就是这么一个高,就让人“望而却步”了?我怕不是赚的少导致的望而却步吧!
中国那么多动画人才,为什么到今天了,还是只能做出这样的动画?!这个事情需要所有人都来反思一下。事实上我想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反思:
观众是不是不懂什么是美的啊。我推导一下。我们的观众,他们逛着街,街道上是配色奇怪的招牌?他们玩着粗劣设计的的手游,关键是每出一个皮肤都会去买?每天逛着某音,某手,上面是“妖魔鬼怪”的“群魔乱舞”?回到家里,看着逻辑狗屁不通的电视剧和电影?
这就是我们当代人的文艺生活吗?我看未必。因为在这样的淤泥之中,依然有人常年追求着美的生活,依然认为艺术的生活是生活的基本。

江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我到现在只是一个团员,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我们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先进文化的年代。
1994年,这个文艺大年不仅仅是体现在罕见的电影佳作井喷式出现上,当年2月,江在在同山西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讲过这样一番话:“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进行曲,战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 既要有主旋律,又要多样化,后来成为未来十年文化建设的基调。 江给予了艺术工作者很高的地位,他称艺术家为“灵魂的工程师”。他期望艺术家不仅要跟上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步伐,还要开拓和创新。他任内的文化部长孙家正曾发表了一篇讲话,指出中国电影不应该局限于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和全社会的模范人物。他说,艺术家在选材时要有选择,要注重艺术性。这席讲话在被意识形态裹挟的文化领域无疑是破天荒的。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终于开放了电影市场。这一年的年尾,中影公司在更高层级的首肯下,与美国片商完成了经年持久的谈判,开启了“进口分账大片”模式,好莱坞的电影自1949年之后,时隔45年重返中国大陆。

这一段江主席的话,我一定要全文摘录,因为很重要。人民群众需要美,但其实,我们也本身就知道什么是美的。我丝毫不觉得,中国人不懂美。我觉得问题,不是我们不知道美,而是这种东西是容易被掩盖,被引导的。我们逐渐忘记了什么是美的。但这不是我们的错,至少别说是观众的错。至少我就说,艺画开天做的不美。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这么说。中国动画,从来没有想把它作为一个艺术类型做下去一样。
第三个原因,很没有逻辑。我觉得大刘的科幻小说,虽然在科幻小说史上不一定是最精巧的,但至少保留了理工男该有的论证逻辑、小说构建的逻辑和情绪推进的逻辑。他的每一个人物的线索,情绪推进逻辑,剧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喜欢研究大刘的小说的原因。
但是,从《三体》动画版里,情况是不一样的。《三体》动画版喜欢用BGM吓你,用阴暗的场景吓你,用看起来吓人的场景吓你。
但是它不懂得用“真TM的黑”的逻辑,从心底里吓到你。你但凡稍微动一下脑子,就感觉整部戏乱套了。三集了,真正重要的内容拍不到,在核心外面圈圈绕。到了第三集,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中国动画一个非常弱的短板,就是不会讲故事:这体现在不会有逻辑的推进故事,不会用合适的方法渲染心理和情绪,不会用高超的想象力诠释视觉艺术。更不要说,把这些内容全部包含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先学会爬,再走路吧。
我知道,你想做原创,这很好,我们需要原创片段。但你不要把《三体》里本身就非常出色的那些片段删掉,然后自己狗尾续貂的加一些莫须有的剧情,该说清楚的不说,一帧出现的两个配角你倒是连名字都想好了,恨不得给他写传是吧。艺画开天,你在害怕什么?你在躲避什么?

第四个原因,是我自己私心里觉得: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动画。这是本评论中唯一的主观评价。
会不会有一个可能性,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一部商业制作的《三体》动画版?
虽然毛主席曾说,“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又不改正。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同志,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就越好。”但是。从以上三个原因来看,我觉得《三体》动画版已经无力回天了。它是中国最贵IP之一衍生的项目。是B站最高等级的项目。是一部平均一集花费巨资的项目(我不确认,但是很贵就是了)。它是万众期待的作品。是很多人心目中,中国科幻奥德赛的第一部大结局。
但是,三集之后,我悲观的认为,我们好像只能接受一个事实:目前最好的《三体》动画版,居然还是《我三·罗辑传》(对,我只拿了这一块直接对标《三体》动画版,而不是《我三》的整部),是一部用minecraft制作的,纯粹用爱发电的粉丝作品。

我也居然也隐隐觉得,还得接受另一个事实:想要让中国动画达到我们想要的那个程度,还有很远很远;我们的中国动画奥德赛,不是已经到了关键的隘口,而是还没走出几步,甚至走错了方向!
至少不是用一集一个亿能够解决的问题。这让我想起王小波《2010》里的一句话:
“这就是说,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头。”
“不是一般的不对头,是彻头彻尾的不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