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智能驾驶产品经理的一封信

2023-07-14 19:41 作者:欣旺达动力  | 我要投稿

【客户资讯】7月,理想汽车「辅助驾驶安全月」如期到来。今年是「辅助驾驶安全月」的第二年,我们会继续推出一系列的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辅助驾驶,关于现阶段辅助驾驶功能的“边界”,今天由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的产品经理小瑷师傅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好地使用该功能。




亲爱的用户们,大家好。


我是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的产品经理小瑷师傅。

自理想ONE交付至今,理想AD辅助驾驶已经陪伴车主们走过了7.6亿公里。我们看到不少用户的辅助驾驶里程占比甚至超过了70%,也有用户在社区中积极讨论,分享他们使用辅助驾驶的体验。


这些数字和讨论,让我们倍感欣喜,很开心用户愿意使用我们的产品。但同时,身上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安全是我们的第一优先级,我们需要对每一位用户行车时的安全负责。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希望让更多用户了解现阶段行业的辅助驾驶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些极限场景,系统是无法完全应对的。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了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他们绕过系统的监测,或在系统警告至缓退期间进行一系列危险的操作。例如使用辅助驾驶时平躺看剧、或为了营造“无人驾驶”,甚至在使用功能过程中,人离开驾驶位等。


这是我们坚决杜绝的,现阶段仍然是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驾驶员是车辆的第一负责人,需要保持手扶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例如在鬼探头或车辆紧急加塞场景,车辆系统处理能力往往不如人类这么迅速;在某些施工场景,系统甚至不认识拦截在道路中的障碍物。这就需要驾驶员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并注意路况,以便及时接管,避免发生事故。


除了杜绝不文明驾驶,结合现阶段辅助驾驶功能的“边界”,我们还有一些明确的“不要”想和大家再次强调。

不要在车道线状况不佳时使用辅助驾驶

现阶段的车道保持功能会根据视觉检出的车道线行驶。而在一些开放城市、乡村或山区道路场景,车道线可能有分叉、断线、乱线的情况,此时可能难以快速响应静态道路结构的变化。


有两类典型场景需要您及时接管:

· 车道数量发生变化或车道线模糊、消失:开放道路中常常会有车道线变化的情况,此时系统需要快速响应急剧变化的道路才能稳定地保持在车道内,这给车辆的控制能力带来了挑战。


· 施工改道:路面经常会有一些施工路障,例如锥桶、防撞桶、水马、施工牌等来改变道路的结构。由于施工标志物种类较多,摆放方式也往往不一致,对于视觉识别系统会有一定挑战。且施工区域可能会有作业人员进入道路,这增加了系统预测和处理的复杂度。

不要在具有复杂道路交通参与者时使用辅助驾驶

现阶段的辅助驾驶不能应对极限场景和复杂的交通环境。在复杂的城市道路,尤其是路口,会存在横穿的车辆,低速斜向加塞的车辆,以及穿梭的行人和宠物等,辅助驾驶系统目前还无法完全应对。在一些车辆极限地与自车干涉场景下,系统往往难以像经验丰富的司机那样做出快速的决策和反应。


我们强烈建议在这些场景中,您保持对车辆的完全控制。


有三类典型场景需要您及时接管:

· 车辆近距离加塞:这类场景在加塞车辆入侵车道时,还不具备完整的车辆特征,使得系统难以准确识别其位置及预测其行驶路径。例如


· 货车缓慢侵入:旁车道大货车缓慢并入本车道,由于相对速度较大,增加了系统应对的难度。


· 小车近距切入:低速堵车行驶时,旁车道的小车可能会突然将车头加塞到本车道里,系统意图判断和反应可能不如人类驾驶员这么及时。


· 事故车静止车场景:高速上偶会有这种场景,其难点在于车辆因事故,尾部可能已经损坏,或车辆被撞击后以不同朝向面对自车,无法保证视觉模型能100%稳定检出;同时,由于与其相对速度较大,需要测远性能足够高,才能完全避免碰撞。


· 道路中存在较多骑行车场景:在国内道路,有很多穿梭在城市道路中的外卖车和快递车,他们经常“突然地”从盲区出现,对现阶段的辅助驾驶系统的预测和博弈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也是我们不建议在开放城市道路使用现阶段辅助驾驶功能的原因,因为有太多这样的“意外”,系统难以驾驭。

不要在恶劣天气和光照不佳场景使用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系统依赖一系列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来感知周围环境。当传感器的性能受到限制时,系统对外部环境的感知精准度会有一定降低,从而对车辆控车表现造成影响。


有两类典型场景需要您及时接管:

· 在大雨、雪或雾等低能见度条件下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的性能受到限制,会对整体感知稳定性造成影响;


· 在强光、暗光等人眼都很难看清的场景,会影响感知的可视范围。


在自动驾驶时代来临之前,希望大家能明白当下依然是辅助驾驶时代,理解并遵循辅助驾驶的边界至关重要。希望您能更好地使用辅助驾驶,保持对车辆的完全监管,让它成为您旅途中的好帮手。如社区用户@tbbtxx所言:“我们才是真正交通参与的主导者”。(转自 理想汽车)





智能驾驶产品经理的一封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