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王会英:压力大、焦虑睡不着...开学季的失眠,青少年该如何应对呢?

王会英
4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原大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从事精神科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
擅长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行医格言:
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高一的学生不仅要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还要学习高中40%的知识;高二的学生虽然已经适应了课业繁重,但是高二这一年要学习高中知识的60%;高三就更不用说了,休息的时间寥寥无几,都是为了高考做准备,不能有一刻放松。因此,不少同学不自觉会产生失眠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失眠?我们分别从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来看。

高一/高二学生
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刚刚结束漫长的假期,假期中日夜颠倒,开学后,都要快速回到学校的作息时间。这就难免会产生失眠的情况。
高三学生
新高三学生开学失眠情况就更多了,也许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紧张的生活节奏,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一时间无法适应;也许是承受的压力过大,一整天担心这担心那,不自觉地在晚上休息时间睡不着,这就扰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产生失眠的现象。
失眠的原因
失眠是因为对睡眠过度关注,每到入睡时,便担心睡不着,于是产生了对睡眠的焦虑。其实出现失眠是正常的,造成困扰的不是失眠本身,而是“不想让自己失眠”的想法。
当一个人觉得难以入睡时,往往会力图控制自己的睡眠,总想让自己早点入睡,但这种想法往往只会起到干扰作用,结果是越控制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控制,造成了恶性循环,令自己疲惫不堪。

医学上认为,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也是一种休息,对大脑有一定的放松作用,考生不必因为睡不着而太紧张。
到了高三,势必会面对很多压力。如果你失眠,敏感,压力大到想骂人,走在路上都会莫名地想哭。如果你嫉妒,自卑,绝望到想放弃,对自己未来感到深深的恐惧。别怕。这些都是正常的,是高三学生常有的竞技心理,它们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把人逼到一种接近病态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样的环境肯定会有一些焦虑和担心,从而产生一些失眠或者躯体不适的情况,针对失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之有所缓解。
▼▼
首先,即便晚上睡不好觉,但仍要每天按时上床。当然,要做好可能会睡不着的心理准备,哪怕睡不着,也不应有所担心,因为少睡一晚并不会对于智力、体力等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早上坚持按时起床。哪怕起床后昏昏沉沉的,也要立即投入到学习状态或工作状态。这样晚上按时躺床、早上按时起床,日复一日,睡眠就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情况。
ps: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白天补睡,因为补睡的时候多数情况是浅睡,不会对于睡眠有较大的调整,反而影响了正常的作息规律。

治疗失眠的方法
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
如果感到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呼吸。每进行一次深呼吸,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诱导入睡的效果。
躺在床上,不必刻意入睡,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眠,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不用焦虑。其次想象自己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七大心态调整法
1.宣泄是最好的减压方法
高三学生有压力时,就应把烦恼、压力、不愉快都说出来,或是写在纸上,然后把它扔掉、烧掉……想着你一切的烦恼都随之消失了。
2.转移压力
当你感到巨大压力时,应让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音乐、打球等都可以舒缓压力。另外也可以做做容易的题目,这样也会焕发出自己的信心来。

3.调整期望值
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得过高,就会担心自己不能达到期望的目标而产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发挥。如果把高考目标定太低也会影响考生潜能的发挥。所以考生们要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
4.不要过分注重分数和名次
更应注重对知识的追求和能力的提高,我们不能因为一两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信心,因为分数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5.不要攀比
所谓高考成功就是考生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就是成功。大家的学习实力不一样,因此考生不要相互攀比,只要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意味着成功,攀比只能挫伤自己的信心,挫伤自己高考的积极性。
6.学会与家长和老师沟通
当你有巨大压力或实际困难时,应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你的家长和老师,让他们了解你的处境和感受,他们会谅解你的。同时也可主动去找心理老师,让他们帮助你舒缓压力。
7.正确认识压力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竞争中长大的,有竞争就一定会产生压力,压力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把压力变为动力,使自己乐于学、勤于学。
减压小建议

# 1. 适当的休息很有必要:
随时注意适度用脑,不打疲劳战,不过分钻研偏题、怪题。过度紧张的大脑很影响平时的学习效率。
# 2. 适度锻炼:
可慢跑、做有氧操等,适度锻炼能提升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灵敏度、耐久力、抗疾病的能力,为每天紧张的复习提供充沛的精力。
# 3. 注意饮食起居:
从食物上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便于吸收营养,增强体力和记忆力,预防感冒和腹泻等疾病。
# 4. 调整生物钟:
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刻安排好各科的知识技能分析、考核和巩固,调整和强化体内生物钟,适应高考时间安排。注意整理错题本、提纲、图标、考卷等,重温重要公式、定理、概念等。
# 5. 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每次月考或者统考前几天,不再尝试新试卷,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同时,也不能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要确保大脑皮层处于中度兴奋状态。

开学五步走
将生物钟调回“学校模式”
无论你是肆意躺尸、尽情追剧的“放纵模式”,上兴趣课、赶补习班的“打仗模式”,还是熬夜补课、狂刷作业的“拼命模式”,在开学后,都要根据各自学校的标准时间表,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啦~
设置一个固定的就寝时间,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让大脑获得充足的休息。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支撑你第二天认真听课的基础。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在课堂中认真一分钟,胜过你在课后努力一小时哦。
远离诱惑源头
相比于在诱惑中自律,远离诱惑源头显然是更“贴合人性”的选择。最好别让自己去做看一篇英语阅读和刷一个趣味视频的选择,因为大多数人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特别是在上了满满一天课后……
是时候卸载一下手机里的非学习类APP啦,真的勇士,就应该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学会和过去的自己比
你的新学期目标是什么?争取每门功课都及格还是要冲班级前三、年级前十?
然而,这些指标虽符合大众眼光和应试需求,却并不是有利于你持续努力的参照。经常看到有小纸条留言说:“自己已经很刻苦了,成绩却还是提不高,就不想努力了。”倘若你以会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的成绩来衡量努力,一旦不得预期,就会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其实,最适合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永远是过去的自己。不管是学习的状态、效率还是自身的知识素养,只要你觉得自己有所增长或进步,就应该学会肯定自己,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找学习伙伴,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虽然单枪匹马的战斗简单纯粹,但个人之力难免有限。有些令人苦恼的学习问题,一个人思考很久也无法实现突破,但倘若与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或许就会很快迎刃而解。别吝啬分享你的想法,在群体的交流中,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此外,良好的学习伙伴不仅能让你改掉坏习惯、提高自制力,还能在你陷入消极情绪的时候,更容易和你产生共鸣,成为你倾诉的对象,帮助你走出困境。
相信自己的恒心,但也别“假努力”
毅力,的确是一种很难修炼的意志品质,但不要否认自己可以获得的能力。许多时候,我们在还没开始努力的时候,就先被预想中的艰难情境打倒,轻易做出了一个更轻松,却庸庸碌碌的选择。
此外,努力亦有道。盯书到半夜,却过眼不过脑,纯属浪费时间。狂刷试题练习,却不去整理错题、及时反思,也毫无意义。学习时间的长短不是衡量毅力的标尺,只有真正把知识吸收,坚持和努力才有意义。

坚持活得漂亮
·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犯下的错误会积累,获得的成功会消失;
·植物大战僵尸告诉我们:需要常调整状态,方能应付不同挑战;
·愤怒的小鸟告诉我们:有时沉下身心,是为了飞得更高;
·跑跑卡丁车告诉我们:永远别觉得时间还多,可浪费;
·水果忍者告诉我们:水果与炸弹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王者荣耀告诉我们:敌人还没有攻到最后的水晶,你就投降,这不很明显的打退堂鼓,输给了自己么。生活学习工作,你不坚持,不管是哪样事儿你也做不好;
·青蛙旅行告诉我们:“你有诗和远方,爸妈却在家苟且”。
人要学会用经历过的艰难和不堪打磨自己,并且学会珍惜当下创造任何可能性的机会。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你所失去的东西会让你比其他人更加懂得珍惜。这套铠甲也会磨练得更加坚硬。其实相比高考试题,最难的考卷,就是整个高三本身,你所坚持的一切,其实是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