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虚无主义(三):道德论的虚无主义

道德论的虚无主义可分为三种:
超道德主义
认为道德根本就不存在,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不道德,人和动物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生存乃是弱肉强食的本能争斗(类似于社会达尔文主义);道德只是人类的假象,一切道德上的指责便都无法成立。例如,强者剥削和压迫弱者就可能会使用这种借口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道德主观主义
认为道德判断纯粹是个人的与任意的,在道德要求的冲突中不存在任何统一的裁决方式或普遍标准,那种将道德表述看作有真假之分、可以受制于任何理性测试的东西的想法是荒唐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与立场,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价值观的冲突。例如,有些人更倾向于个人的利益,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伤害他人;有些人则倾向于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利益愿意牺牲自我。
道德唯我论
作为唯我论的道德虚无主义不同于超道德主义,它并不否定所有的道德立场,而坚持一种为己的道德立场;它也不同于道德主观主义,因为它将为己的责任看作客观而普遍的。道德唯我论强调“我”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把自己的责任当成普遍的道德标准,同样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也可能会出现道德主观主义中所举例子的观点对立。
(下一章笔者将谈谈认识论的虚无主义,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们多多和笔者互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和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