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全时期列国人口变化研讨(多图)

首先,根据秦代郡县分布,分配各郡县人口,我们得到了一张郡县人口图表。

随后,根据史图馆的最新战国边界,画出不同时期的边界图。
在-403年至-232年之间,选择了13个历史节点作图。
13张图的历史节点分别是:
-403年,三晋册立为诸侯
-385年,田氏代齐、秦献公登基
-369年,魏惠王登基、浊泽之战
-350年,第二次商鞅变法、秦都咸阳
-333年,楚威王破越、楚齐徐州之战
-316年,秦灭巴蜀
-302年,垂沙之战
-294年,伊阙之战
-286年,齐灭宋、五国伐齐
-279年,鄢郢之战、田单复国
-262年,韩献上党、长平之战
-247年,信陵君第二次合纵攻秦
-232年,统一前夕
根据13张图中的列国人口,得到折线统计图如下

其中

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除了函谷关之战,被齐韩魏联军攻破函谷关,丢失了一定的土地与人口,其他时间一直是增长的。到了长平之战时期,体量就已经非常庞大了。
楚国:比较波折。一开始被魏武侯打得比较惨,丧师失地,之后有了吴起变法,逐渐强大,随后楚威王破越,楚怀王灭越,到了垂沙之战前,人口与国力达到了第一次巅峰。但是垂沙之战带来的影响极大,直接一落千丈。直到五国伐齐,吃了淮北地,楚国才恢复一些,但是,随即而来的鄢郢之战,又打断了楚国的恢复。最后,直到考烈王时期,攻灭泗上诸国,又吞吃了魏国的宋地,才迎来了第二次巅峰。
---

齐国:前期基本上非常平稳,直到齐湣王灭宋,体量达到巅峰。随后而来的五国伐齐,把齐国打得一蹶不振,虽然最后复国,但是被赵、楚不断侵蚀,已然是弱国。
赵国:前期中规中矩,赵武灵王之后开始发力,人口有了大幅增长,在鄢郢与长平之战时国力达到巅峰,随后,遭受了秦国的一系列打击,人口下降。但是,在灭亡前夕,依然能够保有一定体量。
魏国:一波三择。在魏武侯时期迎来了第一波巅峰,随后丢失中山,遭受秦齐楚联合打击,直到魏惠王中期才有所恢复。之后被各方不断打击,一直走低,直到五国伐齐,吞吃了宋地,才迎来第二波巅峰。这之后,又陷入被秦国不断捶打的状态,体量又一直下降,直到信陵君横空出世,迎来第三波巅峰。但是,信陵君死后,魏国遭遇了秦楚联合打击,人口损失过半,残魏体量仅能比拟残齐。
---

韩国:呈现M型。韩国开局就是不断吞吃郑国,壮大自己,体量在灭郑之后达到了最高峰,之后被魏。秦打击,一路下滑。依赖齐韩魏联盟,相继打赢垂沙之战,函谷关之战,恢复了一定的体量。然后继续下滑,灭亡前夕,人口仅剩百万。
燕国:平稳,除了中间的高光部分。平平无奇。
宋国:除了最后的一波高光,其他时间与燕国一样平庸。
越国、中山国:背景板。
---
最后,附一张-232年,统一前夕的列国人口边界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