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月中的故事

2022-08-11 16:54 作者:千里山风  | 我要投稿

多年前,正值七月初,与朋友聊天时,随口提到鬼节了,朋友脸色变了,问她怎么啦?朋友说其目前出生于鬼节,当地传说,鬼节出生的女孩是目莲女,是克母亲的,不好,于是就把刚出生的母亲扔到了屋外的栓牛的草亭下,两天过去了,母亲还有呼吸,母亲的祖母认为命不该绝,就捡回来养。朋友说她的母亲一生际遇很不好,坚强,受了很多苦,她也认为自己是不祥的,特别到了鬼节时,脾气会变得暴躁易怒,打骂孩子。孩子们对鬼节的记忆是恶劣的。当提起鬼节,就让她很不舒服。

我有些惊讶,“目莲女”?在我的记忆中,我所记得的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目连救母”故事,目莲什么时候变得不祥和克母了呢?

我去专门查找了资料:

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是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对出家人前来乞食进行驱赶,死後,其母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嘴边,但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焰。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不能让母亲饱食,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为中国民间故事,盂兰节,成为传统节日,大家把实物拿出来供养先人,也供给僧人,所以这一天,也称谓“浴佛节”。

我再次和朋友说了中元节与目连救母的故事。强调,“目莲”不是克母和不祥的,是孝顺的好孩子,她敬爱母亲,帮助母亲,并让众生也有所受益。不要被那些以讹传讹的变质腐烂的封建重男轻女的借口,影响自己的生活。

朋友的面容在我的讲述中逐渐变得柔和起来。她说,我要把这个故事告诉给母亲,她一定能有所改变。

一个被强加到自己身上的负面标签,通过另外一种积极意义的诠释,是能够转化的。


如果不能忘却,那就铭记、修复、转化,成为力量。

把忐忑不安的心,化为笃定。

他们很好。

他们能够渡过的难关,我们也能渡过。

他们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也相信粉丝自然会跟随。

等待崭新的另一个开始,延续着春天的故事。

等有一天,听张老师说他们,说我们,说他们与我们……


七月中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