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陆战争4》法国将领介绍(17):莫蒂埃

2022-09-11 09:24 作者:Haaland966  | 我要投稿


《欧陆战争4》中的莫蒂埃。
《莫蒂埃的肖像》[爱德华·杜布夫(法语:Édouard Louis Dubufe;1819年3月31日-1883年8月11日)作]

第一代特雷维索公爵爱德华·阿道夫·卡西米尔·约瑟夫·莫蒂埃(法语:Adolphe Édouard Casimir Joseph Mortier;1768年2月13日-1835年7月28日)是法国大革命战争(英语: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和拿破仑战争(英语:Napoleonic Wars)期间的一位法军指挥官,被拿破仑(法语: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册封为帝国元帅。1835年,朱塞佩·马尔科·菲耶斯基(法语:Giuseppe Marco Fieschi;1790年12月13日-1836年2月19日)发起了一次针对路易·菲利普(法语:Louis Philippe d'Orléans;1773年10月6日-1850年8月26日)的刺杀行动,该行动导致18人死亡,他是死亡者之一 。



早年生平

莫蒂埃于1768年2月13日出生于勒卡托康布雷西,是夏尔·莫蒂埃(法语:Charles Mortier;1730年-1808年)与其妻玛丽·安妮·约瑟夫·博奈尔(法语:Marie Anne Joseph Bonnaire;1735年-?)之子,他于1791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少尉。



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莫蒂埃于1792年和1793年参加了法军在法国东北部边境和荷兰境内的军事行动,随后又参加了法军在默兹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的军事行动。莫蒂埃受雅克·莫里斯·哈特里将军(法语:Jacques Maurice Hatry;1742年2月12日-1802年11月30日)的委托,赴美因茨要塞与敌军谈判,劝说他们投降,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返回巴黎。1799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英语:War of the Second Coalition)期间,他先后被晋升为准将和师团将军。第二次苏黎世战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Zurich)期间,他率领8000名士兵从迪肯孔出发,向苏黎世发起进攻。他率领法军吞并了汉诺威选侯国,迫使其君主与法国签订《阿特伦堡协定》。拿破仑于1804年将莫蒂埃的名字列入了首批帝国元帅名单。

在乌尔姆之战(英语:Battle of Ulm)中,他负责指挥一个军团(隶属于大军团),并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在多瑙河中部战役[其高潮为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Battle of Austerlitz)]中,拿破仑任命他为新组建的第八军团的指挥官,该军团由隶属于其他军团的几个师组成。莫蒂埃的部队在多瑙河北岸拉长战线,拿破仑命令莫蒂埃保护他的部队的北翼,但他并没有听从。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俄语:Князь 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Голени́щев-Куту́зов;英语:Mikhail Illarionovich Golenishchev-Kutuzov;拉丁化俄语:Knyaz' Mikhaíl Illariónovich Goleníshchev-Kutúzov;德语:Mikhail Illarion Golenishchev-Kutuzov Graf von Smolensk;1745年9月16日-1813年4月28日)麾下的俄奥联军引诱莫蒂埃派出第2师[指挥官为泰奥多尔·马克西姆·加岑将军(法语:Honoré Théodore Maxime Gazan de la Peyrière;1765年10月29日-1845年4月9日)]与之交战,并将其引入一个包围圈,法军被困在一个山谷里,俄军在山谷两侧的山上部署了两个纵队的兵力。第1师[指挥官为皮埃尔·杜邦·德·莱唐将军(法语:Pierre-Antoine, comte Dupont de l'Étang;1765年7月4日-1840年3月9日)]及时赶到,解救了他们,第1师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一天的行军任务。迪恩施泰因之战(发生于1805年11月11日;英语:Battle of Dürenstein)一直持续到深夜。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法军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岑的部队的伤亡率超过了40%。奥军和俄军也损失惨重,伤亡率接近16%。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拿破仑将第八军团解散,加岑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而莫蒂埃只是被重新分配到了其他的岗位。

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英语:War of the Fourth Coalition)爆发后,拿破仑命令莫蒂埃于10月1日接管经历改革之后的第八军团的指挥权。他的部队要与路易·波拿巴(法语: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Luigi Buonaparte;荷兰语:Lodewijk I Napoleon Bonaparte;1778年9月2日-1846年7月25日)麾下的法荷联军协调作战。拿破仑的部队在耶拿-奥尔施泰特会战(英语:Battle of Jena–Auerstedt)中大胜普鲁士军队,两天后,即10月16日,拿破仑命令莫蒂埃和路易·波拿巴率军攻打黑森选侯国。莫蒂埃率军攻占富尔达,紧接着又攻占了黑森选侯国的首都卡塞尔,对黑森选侯国实行军事占领,并囚禁了黑塞选侯威廉一世(德语:Wilhelm I, Kurfürst von Hessen;1743年6月3日-1821年2月27日)。所有中尉以上的黑森军官都将被逮捕,拿破仑表示他打算“将黑森-卡塞尔伯国从地图上抹去”。莫蒂埃知道这违反了黑森的中立原则,于是他在10月17日夸口说,黑森的中立原则会导致它很容易就会被他国征服。11月1日,法国占领并洗劫了卡塞尔,发现威廉一世已经逃走。莫蒂埃发布了一份公告,声称普鲁士的行为违反了黑森的中立原则,他是来对普鲁士的行为进行报复的,但他也指责了黑森派兵帮助普鲁士的行为。

莫蒂埃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用以控制黑塞-卡塞尔伯国的领土,而他麾下的其他部队则被派往普鲁士,执行扫尾行动。11月22日,驻守在哈默尔恩的1万名普鲁士士兵向法军投降(英语:Siege of Hamelin)。11月29日,威悉河畔宁堡被法军攻占,2911名普鲁士士兵被法军俘虏。1807年,他参加了弗里德兰战役(英语:Battle of Friedland)、施特拉尔松德围城战[英语:Siege of Stralsund (1807)]和科尔贝格围城战[英语:Siege of Kolberg (1807)]。

1808年,拿破仑册封莫蒂埃为特雷维索公爵(一项罕见但有名无实的世袭荣誉,于1946年被撤销),并在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意大利王国内给他划了一块公爵封地,不久之后,他率领一支部队帮助拿破仑夺回马德里。

莫蒂埃在西班牙参加了两场战役,1809年11月,他的部队取得了奥卡尼亚战役(英语:Battle of Ocaña)的胜利。1812年至1813年间,他负责指挥帝国卫队;1814年,在法国西南部战役中,他在指挥后卫部队作战和掩护分遣队撤退方面表现出色。1815年,在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法语:Louis XVIII Stanislas Xavier de France;西班牙语:Luis XVIII Estanislao Javier de Francia;葡萄牙语:Luís XVIII Estanislau Xavier da França;意大利语:Luigi XVIII Stanislao Saverio di Borbone-Francia;荷兰语:Lodewijk XVIII Stanislaus Xaverius van Frankrijk;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出逃之后,他在百日王朝(英语:Hundred Days)时期重新加入拿破仑的部队,并再次被成为帝国卫队的指挥官,但在滑铁卢战役(英语:Battle of Waterloo)爆发的时候,由于严重的坐骨神经痛,他无法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战后经历

第二次波旁复辟之后,莫蒂埃曾一度失宠,但他于1819年被册封为法国贵族,并于1825年被授予圣灵勋章,这是法兰西王国的最高荣誉勋章。1830年至1831年,他担任法国驻俄国圣彼得堡大使;1834年至1835年,他担任战争大臣和部长会议主席。



死亡

菲耶斯基自制的“烈火机炮”,菲耶斯基用它杀死了莫蒂埃,现存于法国国家档案博物馆。

1835年7月28日,莫蒂埃陪同路易·菲利普国王检阅巴黎国民自卫军,这是一项一年一度的活动,目的是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这次革命使得路易·菲利普当上了法国国王)。在圣殿大道,从一栋房子的楼上的窗户里传来了一连串的枪声,国王一行人被子弹击中。包括莫蒂埃在内的18人死亡,22人受伤。国王只是受了轻伤。

凶手名叫朱塞佩·马尔科·菲耶斯基,他为了刺杀国王,自制了一把排放枪。菲耶斯基将二十五根火枪枪管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并让它们能够同时发射子弹。有四根枪管在开火时炸膛了,菲耶斯基受了重伤。很快他就被捕了,后来他和两名同伙一起接受审判。三人于1836年2月被送上断头台。



家庭

莫蒂埃与伊芙·安妮·海姆斯(法语:Eve Anne Hymmès;出生于科布伦兹,并在巴黎去世;1779年8月19日-1855年2月13日)结婚,他们有六个孩子:

●卡罗琳·莫蒂埃·德·特雷维索(1800年-1842年):与第二代鲁米尼侯爵马里-伊波利特·德·格鲁伊(法语:Marie-Hippolyte de Gueulluy, 2nd Marquess of Rumigny;1784年9月7日-1871年2月14日)结婚。

○玛丽-路易丝·德·格鲁伊·德·鲁米尼(法语:Marie-Louise de Gueulluy de Rumigny ;生卒年不详):与乌塞尔伯爵卢多维奇-马里(法语:Ludovic-Marie, Count d'Ursel;1809年-1886年)结婚。

■乌塞尔伯爵伊波利特(法语:Marie Hippolyte Adrien Ludovic, Count d'Ursel;1850年11月17日-1937年12月9日)。

●苏菲·马尔维娜·约瑟芬·莫蒂埃·德·特雷维索(法语:Sophie Malvina Joséphine Mortier de Trévise;1803年-?)。

●拿破仑·莫蒂埃·德·特雷维索(法语:Napoléon Mortier de Trévise;1804年8月6日-1869年12月29日),被册封为第二代特雷维索公爵。

●爱德华·莫蒂埃(法语:Edouard Mortier;1806年-1815年)。

●路易丝·莫蒂埃(法语:Louise Mortier;1811年-1831年)。

●伊芙-斯蒂芬妮·莫蒂埃·德·特雷维索(法语:Eve-Stéphanie Mortier de Trévise;1814年-1831年),被册封为居丹女伯爵。



                                                                       (完)



(声明:以上内容是本人从英文维基百科上翻译过来的。本人翻译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欧陆战争4》法国将领介绍(17):莫蒂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