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参观南京城防,一个老头悄悄丢下纸条:日军要刺杀白崇禧
作者:小橘子
1937年淞沪抗战,蒋军作战不力,上海面临沦陷的危险,许多驻扎上海的机关纷纷撤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在李克农的带领下也被迫撤向南京。
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也是日军最重要的进攻目标。此时的南京全城都在紧张地修筑工事,办事处也积极配合国军行动。
【李克农将军】
有一天,李克农与叶剑英到南京城西某处防空高射炮阵地参观,回来路上发现有趣一幕:只见一个衣着破旧的老头,好像认识李克农一样,有意来到李克农身边,故意在他面前丢下一个纸团,还刻意看了李克农一眼,才慢慢离开。
李克农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警惕性观察力自然不用多说,老头如此醒目而怪异的举动,他如何会不察觉?李克农一下子就明白,这老头一定也是隐蔽工作者,掌握了重要情报要给他。老头走远后,李克农观察无人注意,俯身将那个纸团拾起。
李克农坐进汽车,打开纸团一看,上面用铅笔写着两行字:“日本特务要刺杀白总长,务请转告,不可大意。”
李克农回到八路军办事处,立即召集同志分析,这个老头是什么人?这个情报是否可靠?当时尽管国共合作,八路军也具有合法地位,但是一向仇恨我军的蒋氏又怎可能一夜间就改变对我方的敌视立场?八路军办事处周围也布满了蒋氏派出的特务,他们许多人也像这老头一样,伪装成各种身份,无不日夜窥视八路军办事处的一举一动,办事处进出的每一个人员也都会被蒋氏特务跟踪,查明身份。
【白崇禧】
因此,李克农对于这老头怎么会认识自己一点不奇怪,这个老头即便不是蒋氏的人,也会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他传递的这个情报,大家也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纸条上的白总长,就是时任蒋军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桂系军阀三巨头之一,素有谋略人称“小诸葛”,对于抗战还是非常热情的,淞沪会战期间,白崇禧就经常冒着敌军炮火到前线督战,因此日军将他视作首要打击对象之一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份情报该怎样告知白崇禧呢?如果直接由办事处出面,正式告知白崇禧,恐怕以八路军在蒋氏集团阵营中的敏感程度,白崇禧未必会相信,反而可能觉得我们在“搞事”,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不如通过秘密途径,让白崇禧信任的人告知他,让他有所防备,就达到了目的。
当时,我军地下工作做得十分成功,甚至在白崇禧这样的高官身边,其实也早就安插有地下工作人员,此人正是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谢和庚。
【谢和庚先生和妻子】
谢和庚此人和白崇禧是老乡,他父亲和白崇禧还是旧交。谢和庚学生时代就秘密加入组织,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吉鸿昌的抗日部队,后来受到上级委派,谢和庚来到白崇禧身边,白崇禧知道谢和庚是自己世侄并且文才武略样样兼备后,对其十分重视,很快就委任谢和庚做自己机要秘书,视作心腹。
这次我军刚好通过这层关系,让谢和庚将这个情报传递给了白崇禧,白崇禧尽管对我方十分敌视,不过接到我方的忠告后,白崇禧还是由衷感激。
白崇禧此时在南京有两处住所,一处在逸仙桥附近的雍园9号,另一处在清凉山1号,都是奢华的花园洋楼,白崇禧不定期在两处轮流居住。
白崇禧这样的高官,人身安全自然是大事,按蒋氏集团的安排,本来这两处官邸是需要南京宪兵司令部派宪兵守卫的。不过,李克农特意嘱咐谢和庚转告白崇禧,不要相信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因为此人与有着“东洋之花”艳喻的日本女特务南云造子有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加上蒋氏集团宪兵个个恃宠骄横、军纪败坏,被日军特务暗中收买的不在少数,因此要宪兵队来保护,反而是自招杀身之祸。白崇禧深以为然,最终挑选桂系嫡系部队里的可靠官兵担任自己的卫队。
果然不出李克农所料,1937年9月19日晚上,日本特务真的对白崇禧下手了。这天夜里,有七八个特务鬼鬼祟祟来到白崇禧的清凉寺别墅准备翻墙潜入,结果被狗发现狂吠,白崇禧卫兵前来搜查,双方发生激战,刺客见行踪暴露,不敢久留,仓皇逃窜。
白崇禧这天夜里恰好在此处,不过他进门后不久,又从后门悄悄出来,秘密住进附近的净觉寺,亲眼目睹了日本特务的偷袭,这验证了八路军的忠告很正确,自己一举一动都被日本特务掌握,如果不是李克农事先警告,自己危在旦夕。
李克农事后也在积极查询那个老头的真实身份,后来总算查明,原来这个老头叫覃瑞义,广西人,早年参加过邓政委、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起义失败后与组织失去联系,流落上海。
后来覃瑞义在上海干起了巡捕房的线人,他的上司是对我军颇有好感的杨登赢探长,因此多次暗中与上海特科有过合作,由此认识李克农。
杨登赢后来到南京任职,覃瑞义也来到南京,继续做情报线人,消息灵通。一天他从为日军效力的黑帮头子口中得知,日本特务要暗杀白崇禧,覃瑞义想把这个情报告诉白崇禧,可是自己又没有途径,于是就想到李克农,觉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一定会竭诚保护白崇禧,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