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原复习题1

2023-06-27 23:44 作者:深海hood  | 我要投稿

1. (单选题)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 辩证唯物主义

·        B. 历史唯物主义

·        C. 唯物主义

·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我的答案: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0.8

2. (单选题)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 )。

·        A. 辩证法

·        B. 历史观

·        C. 劳动价值论

·        D. 剩余价值论

我的答案: C:劳动价值论;正确答案: C:劳动价值论;

0.8

3.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我的答案: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正确答案: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0.8

4.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        A.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我的答案: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正确答案: 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0.8

5. (单选题)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        A. 马克思

·        B. 爱因斯坦

·        C. 达尔文

·        D. 牛顿

我的答案: A:马克思;正确答案: A:马克思;

0.8

6.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        A. 工业革命

·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D. 阶级斗争

我的答案: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正确答案: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0.8

7. (单选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        A. 理论基础

·        B. 核心内容

·        C. 指导原则

·        D. 前提条件

我的答案: B:核心内容;正确答案: B:核心内容;

0.8

8.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 德国古典哲学

·        B. 古希腊哲学

·        C. 英国古典经济学

·        D.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我的答案: B:古希腊哲学;正确答案: B:古希腊哲学;

0.8

9. (单选题)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        A. 辩证唯物主义

·        B. 历史唯物主义

·        C. 唯物主义

·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我的答案: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0.8

10.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

·        A.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

·        B. 《神圣家族》的发表

·        C.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

·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我的答案: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正确答案: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0.8

11. (单选题)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的是(),并由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A. 民主社会主义

·        B. 空想社会主义

·        C. 无政府主义

·        D. 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的答案: D: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答案: D:马克思列宁主义;

0.8

12.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

·        A.

人民至上

·        B.

科学至上

·        C.

实践至上

·        D.

发展至上

我的答案: A:人民至上;正确答案: A:人民至上;

0.8

二. 多选题(共106题,90.4分)

13. (多选题)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C. 科学社会主义

·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的答案: BC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答案: BC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0.8

14. (多选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        A. 巴黎公社

·        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我的答案: BCD: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正确答案: BCD: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0.8

15.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        A. 德国古典哲学

·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        D. 法国启蒙思想

我的答案: ABC: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ABC: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0.8

16. (多选题)被马克思继承发展了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        A. 康德

·        B. 黑格尔

·        C. 费尔巴哈

·        D. 笛卡尔

我的答案: BC:黑格尔; 费尔巴哈;正确答案: BC:黑格尔; 费尔巴哈;

0.8

答案解析:

17.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

·        A. 科学性

·        B. 革命性

·        C. 实践性

·        D. 人民性、发展性

我的答案: ABCD: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人民性、发展性;正确答案: ABCD: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人民性、发展性;

0.8

18.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

·        A. 彻底的批判精神

·        B.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C. 阶级斗争至上

·        D. 革命至上

我的答案: AB:彻底的批判精神;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正确答案: AB:彻底的批判精神; 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0.8

19.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        B. 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        C. 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        D. 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0

20. (多选题)下面哪些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A. 物质等同于水

·        B. 物质等同于火

·        C. 物质等同于气

·        D. 物质等同于原子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物质等同于水; 物质等同于火; 物质等同于气;

0

21. (多选题)唯物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        A. 客观唯物主义

·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C.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        D.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0

22. (多选题)列宁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却能为为我们的感觉所()

·        A. 复写

·        B. 写真

·        C. 摄影

·        D. 反映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D:复写; 摄影; 反映;

0

23. (多选题)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不运动的物质

·        B.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        C. 有无物质的运动

·        D.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D: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0

24. (多选题)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

·        A. 唯物主义

·        B. 唯心主义

·        C. 可知论

·        D. 形而上学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D: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0

25. (多选题)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

·        A. 场所

·        B. 时间

·        C. 空间

·        D. 地点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时间; 空间;

0

26. (多选题)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表现在()

·        A.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能动性的活动。

·        B.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        C.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        D.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能动性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0

27. (多选题)以下哪些不属于时间的特性()

·        A. 一维性

·        B. 二维性

·        C. 三维性

·        D. 四维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二维性; 三维性; 四维性;

0

28. (多选题)以下哪些不属于空间的特性()

·        A. 一维性

·        B. 二维性

·        C. 三维性

·        D. 四维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一维性; 二维性; 四维性;

0

29. (多选题)空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

·        A. 持续性

·        B. 顺序性

·        C. 广延性

·        D. 伸张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D:广延性; 伸张性;

0

30. (多选题)时间指的是物质运动的()

·        A. 持续性

·        B. 顺序性

·        C. 广延性

·        D. 伸张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持续性; 顺序性;

0

31. (多选题)关于运动与静止,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是绝对的

·        B. 静止是绝对的

·        C. 运动是相对的

·        D. 静止是相对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0

32. (多选题)关于运动与静止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        C.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

·        D. 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任何物质又有静止的一面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 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任何物质又有静止的一面;

0

33. (多选题)《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        A. 认为人的感觉是花存在的根源

·        B. 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        C. 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        D.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认为人的感觉是花存在的根源; 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0

34. (多选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C. 是否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D. 是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是否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是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0

35.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

·        A. 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        B.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        C. 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        D. 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0

答案解析:

36.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C.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0

37. (多选题)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

·        A.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        B.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        C. 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D. 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0

38.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 )

·        A.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B. 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        C. 可感觉到的一种物质实体

·        D.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0

39. (多选题)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        A. 辩证法

·        B. 劳动价值论

·        C. 唯物史观

·        D. 剩余价值学说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D: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0

40. (多选题)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0

41. (多选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和( )的关系问题

·        A. 思维

·        B. 时间

·        C. 存在

·        D. 空间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思维; 存在;

0

42. (多选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        A. 意识和物质

·        B. 实践与人类

·        C. 时间与空间

·        D.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意识和物质;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0

43. (多选题)对思维和存在关系中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形成了以下两大基本学派

·        A. 唯物主义

·        B. 唯心主义

·        C. 可知论

·        D. 不可知论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0

44. (多选题)对思维和存在关系中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回答,形成了以下两大基本学派

·        A. 唯物主义

·        B. 唯心主义

·        C. 可知论

·        D. 不可知论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D:可知论; 不可知论;

0

45. (多选题)马克思物质观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

·        A.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        B.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        C.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        D. 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0

46. (多选题)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和()两种不同的观点。

·        A. 唯心主义

·        B. 形而上学

·        C. 唯物主义

·        D. 辩证法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D:形而上学; 辩证法;

0

47. (多选题)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表现在()

·        A.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能动性的活动。

·        B.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        C.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        D.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0

48. (多选题)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 )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        B. 人与人的关系

·        C. 人与社会的关系

·        D.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0

49. (多选题)社会生活主要分为以下哪三个领域( )

·        A. 文化生活

·        B. 物质生活

·        C. 精神生活

·        D. 政治生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政治生活;

0

50. (多选题)能动的意识观包括以下几点( )

·        A.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        B.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D.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 活动的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 活动的作用;

0

51. (多选题)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联系

·        A. 不变的

·        B. 本质的

·        C. 必然的

·        D. 稳定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0

52. (多选题)关于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看到了规律的客观性

·        B. 忽略了规律的客观性

·        C. 看到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        D. 忽略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看到了规律的客观性; 忽略了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0

53. (多选题)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

·        A.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        B.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        C. 不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        D.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

0

54. (多选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它们都()

·        A.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

·        B. 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

·        C.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        D.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D: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

0

55. (多选题)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C.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        D.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0

56. (多选题)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0

57. (多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

·        A. 客观性

·        B. 普遍性

·        C. 多样性

·        D. 条件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条件性;

0

58. (多选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        A.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B. 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

·        C. 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        D. 事物显著的变化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转变; 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0

59. (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A. 艺术和道德观点

·        B. 国家政治制度和立法司法制度

·        C. 政治法律思想

·        D. 哲学和宗教观点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D:艺术和道德观点; 政治法律思想; 哲学和宗教观点;

0

60. (多选题)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A.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        B.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        C.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        D.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0

61. (多选题)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0

62. (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        A.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B.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C. 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        D. 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

0

63. (多选题)社会存在包括

·        A. 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        B.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        C. 经济关系

·        D. 全部社会关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经济关系;

0

64. (多选题)“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        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        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        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0

65. (多选题)如何正确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D. 人民群众是科技进步的决定力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0

66. (多选题)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的有

·        A.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直接生产力

·        B. 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        C. 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        D.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0

67. (多选题)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B.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C.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D. 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0

68.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 人口因素

·        B. 民族构成

·        C. 生产方式

·        D. 地理环境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D: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0

69. (多选题)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有

·        A. 认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推动者

·        B. 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        C. 认为神秘力量是历史的推动者

·        D.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D: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0

70. (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D.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0

71.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 宗教

·        B. 艺术

·        C. 哲学

·        D. 逻辑学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宗教; 艺术; 哲学;

0

72. (多选题)社会存在包括

·        A. 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

·        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

·        C. 经济关系

·        D. 全部社会关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 经济关系;

0

73. (多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B.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        C. 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        D. 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0

74. (多选题)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        B.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        C.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        D.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0

75. (多选题)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A.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

·        B.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        C.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        D. 历史发展史无法认识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0

76. (多选题)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        B.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C.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        D.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0

77. (多选题)人民群众是

·        A. 居民中的大多数

·        B. 体力劳动者

·        C. 无产阶级

·        D. 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居民中的大多数; 体力劳动者; 无产阶级; 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0

78. (多选题)下列哪些说法属于唯心史观

·        A. “治国”犹如“牧民”

·        B.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        C. “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D. 伟大人物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治国”犹如“牧民”; 伟大人物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0

79. (多选题)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

·        A. 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

·        B.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        C.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        D. 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0

80. (多选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        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0

81. (多选题)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 生产资料

·        B. 劳动力

·        C. 经济基础

·        D. 生产关系

·        E. 生产方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生产资料; 劳动力;

0

82. (多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 使用价值

·        B. 生产价格

·        C. 价值

·        D. 交换价值

·        E. 价格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使用价值; 价值;

0

83. (多选题)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A.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        B.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        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        E. 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0

84. (多选题)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        A. 个别劳动

·        B. 具体劳动

·        C. 复杂劳动

·        D. 抽象劳动

·        E. 社会劳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D: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0

85. (多选题)商品的价值量与

·        A.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

·        B.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        C. 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D. 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E. 劳动生产率无关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0

86. (多选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

·        A.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B.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C.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        D.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

·        E. 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0

87. (多选题)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        A. 简单的价值形式

·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        C. 等价形式

·        D. 一般价值形式

·        E. 货币形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E:简单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0

88. (多选题)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

·        A. 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        B. 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        C. 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        D. 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        E. 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E: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 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0

89. (多选题)货币的职能有

·        A. 价值尺度

·        B. 流通手段

·        C. 贮藏手段

·        D. 支付手段

·        E. 世界货币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E: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0

90. (多选题)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        B. 社会的产业结构

·        C.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        D.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        E.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社会的需求结构;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0

91. (多选题)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

·        A.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        B.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        C. 产品的社会化

·        D. 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

·        E. 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产品的社会化;

0

92. (多选题)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

·        A. 自然分工

·        B. 社会分工

·        C. 个别分工

·        D. 家庭分工

·        E. 集体分工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自然分工; 社会分工; 个别分工;

0

93. (多选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        C.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D.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        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E: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0

94. (多选题)价值是

·        A. 抽象劳动的凝结

·        B. 商品的本质因素

·        C. 历史范畴

·        D. 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        E. 商品的社会属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E:抽象劳动的凝结; 商品的本质因素; 历史范畴; 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 商品的社会属性;

0

95. (多选题)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包括

·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        B. 赡养家庭、教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        C. 学文化、科学及培训中的费用

·        D. 有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        E. 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赡养家庭、教育子女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学文化、科学及培训中的费用; 有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0

96. (多选题)下列因素中属于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范围的是

·        A. 扩建工厂增添设备

·        B. 提高劳动者素质

·        C. 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        D. 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        E. 挖掘企业内在潜力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E: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挖掘企业内在潜力;

0

97. (多选题)下列生产要素中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 原料

·        B. 厂房

·        C. 机器

·        D. 设备

·        E. 辅助材料、燃料和劳动力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厂房; 机器; 设备;

0

98. (多选题)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是

·        A. m是p的转化形式

·        B. p是m的转化形式

·        C. m和p在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        D. m是内容、本质,p是形式

·        E. p是内容、本质,m是形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p是m的转化形式; m和p在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m是内容、本质,p是形式;

0

99. (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        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        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0

100. (多选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        A. 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        B. 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        C. 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        D.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0

101. (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        A.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0

102. (多选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        A. 经济斗争

·        B. 政治斗争

·        C. 文化斗争

·        D. 思想斗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0

103. (多选题)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几次飞跃

·        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        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        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D: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0

104. (多选题)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        A.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        B.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        C.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        D.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0

105. (多选题)2.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

·        A.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        B. B.按劳分配

·        C.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D.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0

106. (多选题)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因为

·        A. 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        B. 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        C. 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        D. D.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A.工人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B.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从自在的阶级走向自为的阶级; C.工人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D.工人阶级最有政治远见,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

0

107. (多选题)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

·        A. 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        B.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        C.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        D.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0

108. (多选题)5.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

·        A. A.政治领导

·        B. B.组织领导

·        C. C.思想领导

·        D. D.集体领导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0

109. (多选题)6.空想社会主义者

·        A.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        B.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        C.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        D. 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C: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0

110. (多选题)7.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B.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        C.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        D.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0

111. (多选题)8.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        A. 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

·        B. 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        C. C.内容是相同的

·        D. D.形式是相同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CD: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 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 C.内容是相同的; D.形式是相同的;

0

112. (多选题)9.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

·        A.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        B. 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C. 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        D.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0

113. (多选题)10.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有

·        A. A.改革

·        B. B.暴力

·        C. C.改良

·        D. D.和平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B.暴力; C.改良;

0

114. (多选题)1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哪些时期

·        A. A.十月革命

·        B. B.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        C.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D. D.新经济政策时期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B.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0

115. (多选题)1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有

·        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B. B.无产阶级专政

·        C. C.社会主义民主

·        D. D.政党制度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民主;

0

116. (多选题)13.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有

·        A. A.“和谐社会”

·        B. B.巴黎公社

·        C. C.苏维埃

·        D.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B.巴黎公社; C.苏维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0

117. (多选题)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论述有

·        A.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公有

·        B. B.计划经济

·        C. C.一定程度上存在商品和货币

·        D. D.按劳分配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BD: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公有; B.计划经济; D.按劳分配;

0

118. (多选题)1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因为

·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        B. B.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        C.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        D. D.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CD:B.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时代和实践的发展;

1. (单选题)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        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0

2. (单选题)《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0

3.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 自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C.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D. 科学之科学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0

4.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        A. 阶级分析法

·        B. 矛盾分析方法

·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 唯物史观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矛盾分析方法;

0

5. (单选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0

6. (单选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        A. 思维和存在

·        B. 时间和空间

·        C. 人和物质

·        D. 实践和意识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思维和存在;

0

7. (单选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C. 一元论和二元论

·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0

8. (单选题)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        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        D. 质量互变规律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否定之否定规律;

0

9. (单选题)“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0

10. (单选题)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        B. 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        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        D. 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一种错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0

11. (单选题)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A. 物质和实践

·        B. 物质和发展

·        C. 时间和空间

·        D. 物质和运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时间和空间;

0

12. (单选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0

13. (单选题)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0

14. (单选题)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        C.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        D.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0

15.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0

16. (单选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        B. 朴素唯物主义

·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 不可知主义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0

17. (单选题)( )是人的存在方式

·        A. 时间

·        B. 实践

·        C. 运动

·        D. 发展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实践;

0

18. (单选题)“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        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        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        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0

19. (单选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0

20. (单选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说明

·        A.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B. 物质决定意识

·        C.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        D. 道德和意识的关系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物质决定意识;

0

21. (单选题)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

·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        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        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        D.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0

22. (单选题)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 抛弃

·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        C. 纯粹的否定

·        D. 既克服又保留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既克服又保留;

0

23. (单选题)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使民生改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说明

·        A. 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        B. 原因和结果无法区分

·        C. 原因和结果关系复杂多样

·        D.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0

24.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        A. 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        C. 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0

25. (单选题)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        A. 唯物主义观点

·        B. 唯心主义观点

·        C. 形而上学观点

·        D. 相对主义观点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相对主义观点;

0

26. (单选题)时间的特点是()

·        A. 一维性

·        B. 二维性

·        C. 三维性

·        D. 四维性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一维性;

0

27. (单选题)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        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        D.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0

28.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 质量互变的观点

·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        C. 永恒发展的观点

·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永恒发展的观点;

0

29. (单选题)“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唯物辩证法认为

·        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        B.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        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        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0

30. (单选题)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0

31. (单选题)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

·        A. 事物发展过程的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

·        B. 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结

·        C. 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D. 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C: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0

32.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联系和发展

·        B. 对立统一规律

·        C. 辩证矛盾

·        D. 运动和相对静止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联系和发展;

0

33. (单选题)人们不能画饼充饥,只能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证明了实践是()

·        A. 发展性的活动

·        B. 精神性的活动

·        C. 主观性的活动

·        D. 物质性的活动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D:物质性的活动;

0

答案解析:

34. (单选题)“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        C.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马原复习题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