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梳理教材内容,从世界和中国两个角度,了解海、陆、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实,认识新中国建立以来交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
2. 运用史料分析,理解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探究交通运输业对人们社会生活和国家的影响,增强制度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了解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主要是20世纪水陆空交通的发展变化。
2. 中国现代交通运输的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原因。
教学难点: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突出交通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国家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国速度”吗?中国速度一般指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神奇速度。那提到“中国速度”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是的,能体现“中国速度”的例子有很多。同学们刚刚提到的高铁、大飞机C919、磁悬浮列车等都是中国速度的代表性成就。今天,我们就从“中国速度”的角度来解读现代交通运输。我们学习的主题就定为现代交通运输里的“中国速度”。
【设计意图】用“中国速度”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点明本课学习主题。
讲授新课
1. 导入学习任务一:后来居上的中国交通
(1)中国现代交通发展历程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课前整理的时间轴,请学生思考问题1。
问题1:与世界相比,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分析发现世界现代交通成就主要集中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而中国的现代交通成就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基于此归纳回答。
特点:中国现代交通事业起步晚但发展快。
(2)中国现代交通的“中国速度”
教师活动:进而追问学生问题2。
问题2:“后来居上”的中国现代交通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和课前搜集资料回答。
体现1:汽车的普及
世界: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后来,汽车设计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并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国:1958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诞生;现今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报道,公安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
体现2:高速公路广泛发展
世界:1929—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至波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中国: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是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1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