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大面积伐树能不能带动苹果价格上涨
决定苹果价格走向,一个是供求关系,一个是居民消费水平。
2021年秋后,冷库库存的苹果相比去年能减少20%多,大多数冷库都没有存满货。一个是霜冻和冰雹影响;一个是果农伐树弃管的果园也不少。

今年春节过后冷库苹果销售开始有起色,进入三月份,交易出现一段活跃期;以外贸出口的七五果、七零果、八零通货为主,果农八零果一二级3~3.3元也有一定的量。这一点在苹果期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苹果2205合约在三月八号达到峰值10666.00,以后出现拐点向下。网上数据显示今年三月份苹果库存量在623.49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67.89万吨。

这两年果农大面积伐树,改种葡萄、樱桃的不少;但是新立的苹果园不是很多,也没有形成规模。就以现在集市的苗木市场来看,打听苹果苗木价格都不多。对于苹果新品种,果农要求苗圃赊账以确保苗木品种精准,苗圃却不敢应允。新品种苗木质量难以保证,果农也不敢贸易投资建园。

即使没有伐树,管理果汁果的果园也不在少数。苹果价格低迷,成本逐年增加,继续管理没有价值;给别人不舍得,也值不了几个钱。只能管理果汁果,一年还能收入千数块钱。看看去年秋收杂果的摊点,一天几车的收购量就能看出有多少弃管的果园。

再就是土地禁止“非农化”、“非粮化”,也限制了果园的继续扩张。
我们再来看一下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1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94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81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4.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只占人均消费支出的5.9%。
从网络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增长的,也超出收入的增长。
苹果产量减少,城镇居民有消费意愿,但不会立竿见影表现在价格上,需要一个渐缓的过程。相比全国三千万亩的苹果种植面积,伐树的比例还是很少;而且苹果价格不仅受自身产量影响,柑橘、沙糖桔的价格对其冲击也不少。
这几年国家多方面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渠道,使很多农民不再单纯靠管理果树生活。说实在话,有些四五十岁的家庭妇女出去做家政,一年都有两三万多块钱的收入,比管理三亩果园轻松多了。
生产资料的上涨无情地吞噬着苹果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就以碳酸氢铵为例,去年春天还是三十五元一袋,秋冬四十多块钱,现在五十到五十五块钱。所以说果农伐树弃管果园还会继续。

果园粗放管理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也没有意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果农要做的是提高管理技能,科学管理,生产优质果,高档果。再就是尽量做好电商销售,现在网络销售平台很多,给果农提供更多的展现机会;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消费者与果农直接对接。用质量和信誉拓展利润空间。
伐树弃管是许多果农无奈的选择。但是种植面积的减少无疑给继续管理果园的果农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