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龙来袭!驳机制新品开箱测评!
这次收到了 核诚治造 提供的 驳机制-沧龙 的测评件。这款沧龙是核诚治造在美杜莎、海神、影虎之后回归驳机制原创系列的一款产品。配色方面也回归到铳锤、深潜所使用的深色系统合配色。

沧龙的包装同样回归了驳机制原创系列套件的主要设计风格。机体名“沧龙”位于包装正面右侧,是端正的印刷体字样。

但是与过往的套件不同,沧龙的包装盒的背面印有机体变形后的彩色图案,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系列中首次出现外包装内容。

一如既往的多层吸塑包装。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沧龙中附带了支架配件,这是驳机制全系列套件中首见的配件。。

套件内容一览。
主体及相关配件、专用支架,换色的拔件器、纪念铭牌,以及作为通用配件的球头零件和通用插轴,上一款影虎中出现的转径环和取环棒苍龙中也有附带。

套件中单独包装的四个银色尖刺零件,大概是类似鱼叉的武器吧。说明书中的图案是直接已经安装到推测是发射器的零件上的,但实际需要自己动手安装。

通用插轴、两类转径环和在影虎中首见的球头配件。

新出现的转接头配件,由于没在说明书上出现所以并不知道官方名称。但很明显能够看出,一头是4mm直径的插轴,而另一头则是3mm的内径的插孔,并且同时也是5mm外径的插头。除了有圆形的插头形状之外,还有六角形的插头形状。这样一来,说不定寿屋的六角机牙系列也能用来混搭了。

按照说明书组合后的沧龙(地上形态),这时候支架、鲨鱼鳍、燃料槽(?)都用不上。
地上形态:



沧龙,地上形态,多个角度。
鱼叉发射器装在双肩外侧,而几乎等同身高的双臂也非常有特色。

与深潜类似的头部(?)透明零件,个人觉得没有打开的可动比较可惜。内部则是配合有预涂装的类似摄像头的细节。

头部透明件上的移印标志则是“量产型两栖机甲”的英文字样。

身体正面还有四个银色预涂装的球形零件。考虑到核诚治造有过用银色代表灯具类细节的用法,这里可能是四个探照灯的设计。不过我的话还是觉得用透明零件更好,更有沧龙“眼睛”的感觉。

双肩上则是RB015的系列代号。这里也可以看到其它地方的移印警示标识。

非常有特征的大型机械臂,光是前臂部分就有约半个机身那么长。末端的机械爪是三指的设计,其中一指末端非常尖锐,把玩的时候记得小心扎手。

在机身两侧还有一对小型辅助臂,虽然辅助臂的机械爪并没有握持的可动,但一大一小两对特色分明的手臂也非常有意思。

双腿是逆足的设计,多个可动轴使得双腿有着充足的可动范围。

机体背面也有着到位的细节设计。



正好是手臂特别长的机体,所以这里我试了试摆出一个类似于长臂猿的形象。(与机体名的“沧龙”怕是相去甚远了,反而有点某大型未确认陆生有机体的味道?)



长臂攻击姿势。
受限于默认安装位的造型干涉,双臂侧抬的范围相对有限。

但是逆足的双腿还是能够为粗壮的上半身提供稳定的支撑。


虽然不是默认玩法,但地上形态时剩下的鲨鱼鳍零件还能想办法组合成一个大型格斗用打击武器,并且大型手臂的机械爪也能稳定握持。

打开背包的盖板,露出内部的插孔;取下后腰上不参与变形的造型填充零件,露出另一个插孔。

这时可以装上鲨鱼鳍配件,可以注意到鲨鱼鳍和后腰类似燃料槽的零件上都有CTF的字样。




装上鲨鱼鳍之后,由于零件的体积和重量导致整体重心后移,但是通过调整机体姿势使其前倾并双臂触地,也可以摆出比较自然的姿势。

整个背部的外观在装上鲨鱼鳍之后变化巨大。。



鲨鱼鳍的完整名称是“复合型战术鲨鱼鳍”,这一点在各处移印字样上均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沧龙是驳机制系列(除联名款,如空刃)的机体上首次出现汉字字样。


要安装支架,则需要取下燃料槽零件后重新串上。支架接头造型适配后腰及胯部后方,能稳定支撑整个机体。
比较可惜的是支架的接头零件并不可以直接取下,仅能配套沧龙使用。

变形时,将双腿向后方折起,双臂也转向后方,即可完成变形,非常简单。
水中形态:





沧龙,水中形态,多个角度。
通过简单变形,整个机体的形象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更有一种水中潜航器的感觉。而我觉得比较可惜的一点就是双肩的鱼叉发射器没能配上漆包线之类的配件,使得尖刺零件能够做出射出的状态。


虽然估计并非有意的设计,但是小型辅助臂的机械爪正好能卡住4mm直径的插轴,所以原本变形时取下的后腰造型填充零件,这里就也“拿”上了。



鲨鱼鳍基部是个可动的球形关节,所以鲨鱼鳍还可以摆动,使得机体更有水中生物一般的动态感。
自由玩法:

部件拆分。
驳机制系列的主要玩法之一,就是拆分部件后能自由发挥,重新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驳机制机体。

这里我简单地将四肢对调,就得到了一个与沧龙形象大有不同的新机体。

这里剩下的一个4mm插孔饰盖零件。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它将来能够以通用配件的形式出现在后续的机体配件中。





重构沧龙,地上形态,多个角度。
在装上了鲨鱼鳍配件的同时,也保留有原本逆足的特征,而小型辅助臂则转移到重构后的手臂上;双肩则更换了安装位置,避开了原有的造型干涉,并且也进一步改变了机体的整体轮廓。



踢击动作,多个角度。
对调四肢后,原本作为前臂的部件现在成为了小腿。虽然因为机械爪本身并非作为脚部的设计所以调整站姿比较麻烦,但只要仔细调整重心也还能摆出踢击的动作。


将原本的鱼叉发射器作为前臂格斗武器使用。


重构的双腿,保留了逆足的设计,所以就算上半身动作很大,也能有着稳定的接地。





重构沧龙,水中形态,多个角度。
简单折叠双臂,但双腿向前展开,变形的玩法同样能够保留。并且大型机械臂向前展开的这一形象,说不定更有潜航器的味道呢?
总结:
回归驳机制原创系列的套件,沧龙凭借它简单变形的玩法依然带来了足够的新意。相比前面的可变套件(如狂弩、美杜莎、影虎)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插拔替换,这款沧龙做到了免拆可变(虽然说明书上前臂需要拆下,但其实有办法直接向后转过去),因此可以认为这款沧龙单体的可玩性也相对较高。当然了,多买几个然后再自由组合进行重构,才是驳机制系列的精华所在嘛~
原创不易,喜欢就关注我们吧~(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