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李文辉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
11月12日,我国科学家李文辉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来源:中国医疗、人民日报、搜狐网

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现有药物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须终身服药。找到乙肝病毒的受体,对于深入了解乙肝的感染机制,以及后续研发有效的药物,都至关重要。
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全球人口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2.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国约有80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30万人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由于现有药物不能根治乙肝,病人必须终身服药。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辉博士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据了解,巴鲁克·布隆伯格奖是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享有盛誉。根据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这一奖项,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乙肝基金会设立,旨在奖励给对乙肝相关科研和治疗做出重要推动和显著贡献的个人,被誉为该领域的最高荣誉。2011年去世的巴鲁克·布隆伯格因发现乙肝病毒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也是乙肝基金会的共同创立者。
李文辉博士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有着杰出贡献。2007年,李文辉博士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聚焦乙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经过5年的潜心攻关,李文辉博士及其团队于2012年1月发现了乙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NTCP(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2012年11月,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肝病学界认为该研究对乙肝基础和应用领域有重大和深远影响,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