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工程师35岁后怎么办?进来告诉你答案!
嵌入式开发到底有多难?
每年,全球最大的中文开发者社区CSDN都会进行一项开发者大调查的活动,这个涉及全国几十个地区,吸引上万名开发者参与的大型调查活动每次都会得出一些有趣但很重要的结论。譬如,在今年的开发者大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4%的开发者面临嵌入式软硬件开发的困难,几乎占了开发者面临困难的三分之一强。
嵌入式需要学习大量的软硬件知识。不仅需要学习Java,C++等编程,要深入底层,汇编,算法数据结构等等都要了解,硬件方面就更多了,电容电阻,模电数电、PCB,各种大小,功率信号完整性。做DSP的,还要知道算法仿真,数学理论、还需要考虑硬件设备,一些芯片的编程还要考虑电路结构,电容大小。调试上面,还需要外接设备,还要看懂示波器,频谱等等。
各种硬件平台的生产力工具不统一。编码,编译,调试,烧录…各个方面都是大坑。使用的语言,操作系统平台,芯片性能也不统一。
要知道行业的发展始终是跟随市场的需求而去演化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从软硬件方向来说,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再到单片机再到各种软件的全面爆发,这是时代的催生品,十几年前硬件很香,七八年前软件很香,目前市场最需要的是在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提升,软件再怎么设计都是有自身的瓶颈,这个瓶颈即将或许已经到来,所以接下来十年又将是大力发展硬件的机遇了,DPU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嵌入式的学习十分烧钱,这就让人有点望而却步。我是做DSP起步的,更是能体会到嵌入式绝对是一个拿钱搭梯子的学习行业。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身边有不少的人投向了CS行业,也就是纯软件开发,比如网页、手机应用、数据库等。他们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几乎可以搞定,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当时也想做纯软件开发。当时老师想让我们买开发板,我都没钱。
在CS行业有一些资深的玩儿家,买一台服务器就算可以了。
然而做嵌入式的你,需要买开发板,买模块,做到天人合一,软硬结合,等着做稍微高端点了,你又萌生出自己画板子买芯片的想法,这个坑越走越深。等着差不多了,回头看看自己来过的路,就发现自己给自己搭了围城,想转行,已经花那么多钱了,能甘心吗,想继续走,那就继续烧钱吧。
这东西,你光看书肯定不行,必须要编,去调。程序都是20%编,80%调,这调呢,就需要板子了。如果没兴趣,估计每花一笔钱都肉疼,如果有兴趣,可以省吃俭用的搞。或许吧,兴趣就是这么大魅力。但无论兴趣与否,这钱必须要花。
一堆必要的理论
以前想随大流学Java,学了三个月放弃,我甚至为自己规划路线,Java语言开始,然后后边三大框架Spring什么的,我现在忘了。后期就觉得没有挑战力非常容易入门,并非我多大牛,现在Java,做网页,安卓,市面上基本是大专,高职,他们但凡有点儿兴趣和上进心的,都能做的很不错。差异化竞争十分的不明显。
做嵌入式学习的理论就多了,一个大的分支,你可以以专家模式学习,你也可以以工程师模式学习。
软件方面学习的量不亚于做Java,C++编程的,甚至和底层打交道还要学的更深入,难度更加大,算法数据结构神马的都要了解。
硬件方面就更多了,电子行业基本入门知识,电容电阻这些不用说了,模电了解,数电必须熟练,还要学PCB,PCB里面Layout,各种大小,功率信号完整性,不说精通,你需要掌握和明白,看各种芯片各种文档,然而经验积累也十分重要。这些才是冰山一角,做DSP的,算法仿真,数学理论各种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程序杂糅在一起,需要考虑硬件设备,一些芯片的编程还要考虑电路结构,电容大小,这还没结束。调试上面,我们需要外接设备啊,软硬不分家,你还要看懂示波器,看懂频谱,真是够学了。有的时候觉得,学这么多也没用,人还是应该学的精,可常常最后的结果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量是个考验。做上EE工程,从来都是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现学现卖,现开发现积累。十分有挑战性。这是很坑的一点。
【文章福利】小编推荐自己的Linux内核技术交流群:【891587639】整理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学习书籍、视频资料共享在群文件里面,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添加哦!!!前100名进群领取,额外赠送一份价值699的内核资料包(含视频教程、电子书、实战项目及代码)


怎么突破?唯有转型!
这里给大家分享的是零声教育的Linux内核源码课程,对标腾讯T9级别。
主要从
进程管理专题
内存管理专题
网络协议栈专题
设备驱动管理专题
文件系统及内核组件专题
全方面系统全面的讲解底层原理开发技术:
最新Linux内核大纲
进程管理专题

内存管理专题

网络协议栈专题

设备驱动管理专题

文件系统及内核组件专题


适合于
1. 从事业务开发多年,对底层原理理解不够深入的在职工程师
2. 从事嵌入式方向开发,想转入互联网开发的在职工程师
3. 从事Qt/MFC等桌面开发,薪资多年涨幅不大的在职工程师
4. 从事非开发岗位(算法岗,运维岗,测试岗),想转后台开发岗位的在职工程师
5. 工作中技术没有挑战,工作中接触不到新技术的在职工程师
6. 自己研究学习速度较慢,不能系统构建知识体系的开发人员
7. 了解很多技术名词,但是深入细问又不理解的工程师
8. 计算机相关专业想进入大厂的在校生(本科及以上学历,有c/c++基础)




学习模式:
128小时录播课,持续9个月,每周晚上腾讯课堂8点到10点直播公开课
课前预习资料课后思考实践作业
班主任督学作业统计博客统计
老师答疑工作问题课程问题
奖学金机制最高1000元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