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翻譯乃木坂的甘苦雜談(一)

回顧翻譯乃木坂相關材料的這條路,一路佈滿荊棘,而且沒想到竟是一條不歸路….。小弟原本僅以拙劣的日語程度翻譯一些井上小百合的博客、手機博、755等,接著很幸運地遇上強者Favorapex(再度強調:請點選他的投稿、多多投幣給他,謝謝!),答應幫忙聽譯井上的視頻。這些日子累攢下來的經歷不吐不快,特撰此篇文章。

乃團的飯迷當然以大陸佔最大宗,其次才是港澳臺新馬與海外華人。最先遭遇到的必定是彼此在遣詞用字上的差異,譬如「土豆」,在臺灣是指花生,大陸卻是馬鈴薯;又如「小姐」,在臺灣凡對年輕女性皆可稱呼,到了大陸卻專指風塵女子。我不能老是用臺灣慣用語來翻,否則大家看嘸我到底咧翻啥米碗糕(看不懂我到底在翻譯什麼)。還有臺灣人在句尾愛用「哦」、「唷」、「耶」、「欸」、「喔」、「嘛」等語氣助詞,其他還有表示疑問的「蛤?」、表示鄙視的「切~」(相當於「嘖」)、純粹語氣助詞的「齁」和「捏」(來自中南部的臺語腔),這些也都要盡量避免。不過有些詞語我還是從善如流,跟隨大陸的習慣,諸如「博客」(部落格)、「視頻」(影片)等。

強者Favorapex是個道地的北京人,他寫聽譯稿時都會貼心地避用「旮旯」、「貓膩」等土話,不過他寫的「得瑟」(驕傲得意)、「賊漂亮」(賊同最)、「尿性」(很有個性,有時帶有嘲諷意味)、咋地(怎麼)、起哄架秧子(許多人在一起胡鬧)我初看不得其解,後來靠著谷歌大神才解圍。視頻不是專門製作給北方人看的,於是我在拉軸輸入中字時常常要替換成南方人也看得懂的詞語,感謝Favorapex兄默默接受這一點。Favorapex兄和我都有共識,我們不想跟大字幕組搶資源,只靠著愛為井上小百合發電,按照自己的步調逐步補足無人翻譯的舊檔。縱使我和他未曾打過照面,由往來書信的字句裡,就感覺得出他是個完美主義者。有時候發佈中字視頻後,儘管只是一兩個小失誤,他也會很自責地寫信跟我說某某地方聽錯了。我希望他別太過苛求自己,大凡人類皆會犯錯,更何況我們是不計酬庸、自發性翻譯這些井上的視頻,飯迷應該不會責怪才是。

強者Favorapex影響我最深的,莫過於他對「翻譯」這碼子事的獨到見解,他說:「這種東西是不能直接翻譯的,你要自己把原文讀懂,然後用你自己獨有的漢語文風把這文章到底說了什麼事重寫出來,瞬間翻譯變原創,最關鍵還比逐字翻譯省力。」以前我老是信奉近代翻譯大家嚴復的「信、雅、達」三原則,太過於一板一眼的結果就是「直翻」,間接發生了今年6月上旬遭到山下美月應援會指責抄襲的事件。事件平息後我檢討了自己的翻譯手法,才發現Favorapex兄一棒敲醒我這個夢中人,遂改成將原文以自己的文思筆路轉寫成中文,如此一來才能跳脫直翻的窠臼。
講到這裡,岔開正題講一個憋了很久的題外話。山美會的頭子齋藤飛鳥あしゅしゅ那陣子在我的動態裡跟很多朋友對幹開罵,留下了一句「霍霍(譯註:我只學過「磨刀霍霍向豬羊」,沒見過拿來當狀聲字的),白嫖開始反噬了」,「白嫖」這個詞讓我感覺很不舒服。以一個翻譯者的立場來說,既然願意公開自己翻譯的成果給不諳日語的大眾免費閱覽,圖的是一個讓眾人拱捧、道謝的成就感,不該是一個高高在上、自以為懂日語就臭屁擺譜的嘴臉。說得更市儈一點,閱聽大眾是衣食父母,沒有大家的支持,翻譯再多的視頻與文章都只是個屁。

咱們拉回正題,小弟經手翻譯過的材料都是Under成員和井上小百合,以下就以這個範圍來談。假如朋友們覺得下面的內容攻訐了自己的主推,懇請海涵包容。我只是按該成員的博客、談話、文字記錄來陳述我翻譯過程的感想,並非惡意攻擊您的偶像,拜託望請理解。首先從中田花奈講起:眾所皆知中田是個學霸,卻也是公認的話癆子。我猜迄今未曾出現中田的專屬字幕組,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她的表達方式使翻譯者頭痛的地方是:
(一)愛短話長說、用罕見字詞:假設中田說出「昨天是一個滿天星斗、熠煜閃爍的夜晚,我正抬頭尋找獵戶座大星雲的時候,身旁有棵蓊鬱繁茂的榕樹上倏地竄下來一個黑影,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身上有虎斑的貓咪。」可能她覺得表達得越完整越好,實際上依照普通人的思考,只要濃縮成「昨晚好多星星,我看到有隻貓從榕樹上跳下來」一句就成了。
(二)錯綜複雜、發音不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7月11日有個井上與中田搭擋直播的貓舌Showroom,迄今沒有任何字幕組敢接手翻譯,因為他們深知中田這個人有毒碰不得。Favorapex兄給中田下了一個既爆笑又鞭辟入裡的註腳:「中田說話像唸經且不成段,一句華嚴、一句法華、再摻半句金剛。她所有い段的發音全往う段靠音,聽上去很費勁;真正要說う段時卻又吞音。她又特別愛用文謅謅的詞,還好有百合復誦一遍,我聽很多遍之後才猜出到底是什麼詞。」
同樣是學霸,山崎怜奈講起話來就簡潔多了。不過山崎會把句子濃縮得很扼要,中文在文法與語感上辦不到,得拆分成好幾句,譬如這一篇:

最後一張圖的第三大段中,原文作:「今回座長を務めた『鈴木絢音ちゃんを支えよう』の回でした、私的には。」很明顯地山崎把第一個子句「擔任座長的鈴木絢音」和第二個子句「支援鈴木絢音」交叉疊在一起,外層又裹上一句「這次是…的巡演」。這種像是燒餅包著油條、又裹著甘蔗的句法令我瞠目結舌,一不小心就掉入翻錯的陷阱裡。另外一個學霸秋元真夏的專訪我從未接觸,如果這裡有哪位高手曾經翻過,請在留言板分享您的感想,拿這三個人來做比較應該會很有趣。
接著要談談寺田蘭世,先前我對她印象最深刻的發言就是這段:

(請看P3的30:20 ~ 31:43)
想不到翻譯她的平面雜誌專訪之後就整個改觀了,寺田用了大量抽象、意識流的詞語,文謅謅的程度也媲美中田,都不知道該如何翻出來。我覺得寺田的腦袋裡應該堆積了很多思緒,只是她苦於不知該如何精準地表現出來。若夫古得兄的評論最為一針見血:「抖M蘭也是有點彆扭的個性,每次翻都很磕巴、詞不達意、全靠腦補Orz,心疼蘭組」。

齊藤優里、岩本蓮加、伊藤萬理華這三個人有個共通點,就是她們的材料都很容易翻譯。尤其優里和岩本這兩位愛笑的女孩,開朗活潑的個性對應了說話短促、用字直白的特色。萬理華的文字也很淺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文章大約90%都是敬體,一般這是對長輩、地位較高者說話時才用的。而且她的博客自始至終都維持這樣,有興趣的人可利用這個網站回頭查閱:https://re-fort.net/NgzkBlogArchive/#/blog/marika.ito。另外,翻譯萬理華的視頻是一件很賞心悅目的事情,因為她的咬字清晰,加上動作幅度大、表情細膩,在製作視頻的過程中每每讓我讚嘆。
最後壓軸的仍是井上小百合,對我而言她的聲音很療癒,所以製作視頻時一切都很美好….敗就敗在她的文章,有時真的會把我搞瘋。井上雖然不會像山崎一樣使用那種燒餅裡包著甜甘蔗和鹹油條的混合句,可是她的邏輯思考飛快,上一句正在敘述她在泳池裡用蝶式游泳,下一句忽然間她已擦乾頭髮、騎著腳踏車離去,直接跳過了上岸、擦乾身體、穿衣服鞋子等這些動作。其次日文習慣性常省略主語,她天外飛來一句僅有謂語、賓語和補語的句子(別忘了日文還有倒裝),就讓我摸不著頭緒了。

蘇東坡在《答張文潛書》說道:「其文如其為人」,乃團Under成員的文章宛如鏡子,可以一窺她們的人品個性。隨著以後翻譯更多Under成員的材料,搞不還能再出第二篇文章(啊?我怎麼聽到底下有哀嚎聲?)。也歡迎其他人在留言板裡提供您寶貴的經驗與意見,與小弟的看法交叉比對。最後還是再強調一次,此文針對各位的主推的談話及表達,或有針砭、或有貶抑,望請各位朋友理解包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