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五十三)---景仁南下

2020-04-11 10:19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还记得梁主朱友贞上位之时认钱王为尚父的事儿吗?正当吴越面临巨大军事压力之时,朱友贞就出手了。


乾宁三年(913)十月,宁国节度使王景仁为淮南西北行营招讨应接使,率领大军一万南下攻打吴国的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寿州(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王景仁说起来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他就是朱温谓之“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的王茂章。


自从归附后梁后,王景仁已经多年未统兵在外,之前又在柏乡之战中被周德威击溃,断送后梁数万精锐性命。如今的王景仁已经不是当年阵前痛饮美酒的王茂章了。


但是后梁大军压境,还是引起了徐温足够的重视。徐温会同平卢节度使朱瑾率领军队与梁军相遇于赵步(今安徽凤台县东淮河北岸,南对南京紫金山)。但是这时吴军大军未至,徐温身边仅有四千士卒上前迎敌。虽然敌众我寡,但是气势上绝不能输阵。


虽然吴国乃是百战劲旅,但是梁军毕竟人多势众,双方交战时间一久,吴军渐渐不支。吴军开始缓缓后撤,王景仁虽不复当年之勇,作为军中宿将,把握时机能力尚在,见此情景催动大军全力进攻。



这时吴军已经退到了隘口,一众将士发现前路变窄,继续后撤有可能引发全军崩溃,要是反身作战却缺乏勇气,进退维谷。危机关头自有勇江挺身而出,左骁卫大将军陈绍纵马挺枪上前,对着全军呼喊:“诱敌深入的计策已然成功,现在我们可以向前杀敌了!”说罢,策马向着敌阵冲击,麾下一见长官身先士卒,于是纷纷跟上掩杀。梁军追到此地士气已经竭尽,一看吴人奋不顾身,也无心作战,于是也退兵回营。


徐温见状也是长出一口气,抚摸着陈绍的脊背说到:“要是没有陈将军的智慧和勇气,我今天怕是要交代着这里了。”赏赐不少金银布帛,陈绍分文不取,全部分给了麾下士兵。


经过这一战,给吴国大军集结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双方大军在霍丘(今安徽省霍邱县)摆开阵势,结果梁军大败,但是王景仁再次展现大将风范,仅仅率领数名骑兵殿后。吴军慑于其威名不敢追击。梁军从淮河南岸渡河。霍丘守将朱景在渡口设置陷阱,表面上看着是可以泅渡的浅滩,而实际上是深渊。


结果梁军果然中计,淹死者甚重。吴人收集梁军尸首,筑起京观。可能大家还不了解什么是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京观就是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当年隋炀帝征高丽,大败,高丽人为了炫耀战果也筑起京观,直到贞观二年才被唐军毁去。


梁军虽然失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吴越国北部边境的压力。吴国击败了后梁南下的企图,信心进一步膨胀,于是又开始自己向外扩张的脚步。那么方向在哪儿?请看下期---贡路断绝。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三)(后梁纪四)

《吴越备史》(卷二)




                                                                                                                                                                                                                                               

 

吴越纪事(五十三)---景仁南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