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烟壶的鉴赏,清代大鉴赏家是这样说的
如今,鼻烟壶也是大家收藏的热品之一,鼻烟壶在我国的满、蒙、藏等几个少数游牧民族中使用,它的质地有铜、银、瓷几种。

鼻烟壶在明末开始流行,清代风行,成为时代潮流。最初到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
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文化产物,它是人类文物遗存中体量最小制作最为精美,最具实用价值的代表,它的材料、工艺、文化信息以及表现手段方面有着最为丰富的内涵。所以,陈步一把鼻烟壶称为“小文物大文化,小遗产大智慧”。

中国人对材质的把握可谓举世无双,珠宝玉石玩了上千年,材料都是现成的,鼻烟壶之于其他艺术品,区别仅在于工艺。
玉的、贵石类的、贵金属类的,果实种核的,竹木根茎的……经过艺人的巧手,均能变成精美的鼻烟壶。

鼻烟壶的价格在大几百小几千之间。主要看鼻烟壶的料子和工艺。于年代,对价格的影响不太大。
关于鼻烟壶的鉴别和收藏,清代大鉴赏家赵汝珍曾提出,“只需鉴别器质的优劣就足够了,不必考证它的真伪。

大概是鼻烟壶的名贵程度,完全看鼻烟壶质料的高下和画工及做工的粗细,而与产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