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手”的成长之路——林高远

2023-08-27 21:55 作者:其实宗方什么都不会  | 我要投稿

林高远 2017年3月8日 问:吴指导,讲讲林高远的成长道路吧!这次直通让很多人注意到了这匹黑马。他之前奥运年刚升上一队时没有教练,打乱了节奏,成绩不如意,晚上做梦都会哭醒,拼到如今打出了不赖的成绩。感谢吴指导这些年来对他的教导和打磨,见证了他的成长! 答:林高远到我的训练组三年多,当时分队员的时候我有点私心要了林高远和周启豪。因为马琳回广东去了,后面没人接班,我想帮帮马琳。其实当时对林高远并不看好,正手动作结构有点问题,杀伤力不够,但反手的感觉不错,在男线正手的杀伤力不够是致命的。针对林高远的技术特点,首先考虑的是建立反手的得分体系,并加强强强对抗的训练。正手进攻以速度和落点为主,减少发死力,用八成的力量击球,正手位多拉直线,再利用反手的优势创造得分机会。由于林高远不是主力队员,更多的时间是和樊振东、许昕进行对抗训练。强调反手斜线的发力连续抽后转直线,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逐渐形成了反手的进攻体系,台内拧拉、近台快抽,以及中台连续拉。 由于林高远前三板的技术还比较全面,加上反手的进攻体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在国内比赛中开始崭露头角。但由于正手的杀伤力不够,始终缺乏突出的成绩,直到去年和马龙在一个俱乐部打乒超联赛,马龙带他打比赛,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实战经验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林高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正手的进攻能力和战术的组合能力,所以造成了技术发挥不稳定。这次直通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首先是调整好心态做到想赢不怕输。赛前的准备会上我明确告诉林高远,这次直通全部主力都参加,不要去想拿冠军,心里要干净,在比赛中尽量去展现自己的技术特点就好。另外在比赛中我做场外指导,根据对手的情况布置相应的战术,并进行调整。最终,林高远战胜了在队内比赛中刚赢过他的对手,并冲击主力队员,战胜了樊振东和许昕,在和马龙的比赛中,在第一局获胜,第二局 9:8 领先时反手拉丢了一个机会球而被马龙逆转,最后输掉了比赛,失去了夺冠的大好机会。林高远在这次比赛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希望在第二阶段一如既往地轻装上阵,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把握好每一场比赛。 2017年3月10日 问:吴爸好。不止一次听你说过林高远正手发力动作有问题,想问问这个缺陷他现在还可以纠正吗?他比赛正手常拉丢,如果不能改进了,有什么其他弥补办法吗? 答:我确实在提到林高远时多次讲到了他正手动作有问题。主要是动作结构不合理,在击球的时候有些抬肘,发不出力。由于这是从小养成的击球动作,肌肉和神经联系已经定型,很难再有大的改变。这就是我一开始就不看好林高远的原因。在男线,正手不好是致命的,在大赛中正手的进攻能力和杀伤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林高远正手的特点,我采用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去弥补: 1.夹紧大臂,动作缩小,尽量用腰带动大臂发力,尽量在击球发力时腿、腰、大臂、手腕同时发力。重点强调手腕在击球瞬间的爆发力; 2.尽量靠近中近台,避免过多形成中远台的对拉,用速度抵消力量; 3.对右手则要注意正手位拉球的落点,多拉直线,尽量让球回到反手位,再发挥反手的进攻能力,伺机侧身进攻。对左手正手尽量快速锁直线,当球回到反手位时尽量反手拉直线,避免和对方形成正手对拉。 4.强调正手拉球不要发死力,八九成力量击球,这样动作不会变形。击球方式采用连拔带冲,先摩擦后撞,把击球弧线拉高拉长。 5.加强正手位的快带快拉,在进攻对方的中远台半高球和高球时不要靠力量去打死对方,而采用快带和吸短球的方法。以巧取胜。 6.不可避免形成正手对拉时,不要想把对方拉死,尽量拔住,伺机锁直线再转反手。 由于林高远的反手进攻体系的建立,只要正手具有一定的进攻能力,在技术上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漏洞。真要到了比赛时,谁也不敢板板给你正手。但随着新球的使用和技术的发展,正反手技术的均衡是发展方向,更多的是反手的强强对抗,这样就会减轻正手的压力。 2017年3月19日 问:啊,我也想跟吴爸爸撒个娇,可以讲一讲林高远的故事嘛,或者他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 答:看球迷的评论才知道今天是林高远的生日,先祝林高远生日快乐! 就这个话题,讲讲林高远的故事。我记得第一次认识林高远的时候是在广东乒乓球训练馆,当时是马琳参加全运会回广东训练,我去看马琳。马琳跟我说,有个小孩不错,你看看。我就看了一下他的训练,给我的印象是一般,正手动作有点问题,其他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林高远打上一队以后,在厦门封闭训练时我偶尔也注意一下他的训练,没太上心。直到马琳回广东担任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后,队里重新分配队员时才把林高远主动要过来。当时主要的考虑是想帮一下马琳,马琳退役后广东没有好的队员;其次是我组里没有左手运动员,而我们国外运动员的主要对手都是左手,小胖打左手的能力不够,需要进行专门的针对性训练。我接手林高远以后,根据他的技术特点确定了首先应建立反手体系,形成立体的反手进攻能力,正手以中近台为主,以速度和进攻的落点变化为主。在和小胖的训练中各取所需,小胖练正手的连续进攻和锁直线的能力,林高远练反手与樊振东正手进攻的强强对抗,主要强调了必须主动发力,不许打借力球。然后衔接反手抽直线的能力,注意抽真线时接触球的部位的调节。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林高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体系,在国内和队内比赛中时有良好表现。 由于林高远不是主力队员,在他身上花的精力不多,主要是利用空余时间加班训练。林高远是个腼腆的男孩,平时沟通交流也不多,只是在训练场上的交流,讲解技术要领和训练思路。他是一个非常认真和刻苦训练的运动员,我给他布置的训练计划都认真执行,兢兢业业。这一点可能是我组里的传统。 在去年的超级联赛时林高远看到我,对我说:我们都希望你留下来,能不能再带我几年。我对他说,基本不可能了,你主要把握好我教给你的训练理念,按照这个思路去调整。今年的直通比赛,由于没有进行教练员竞聘,刘指导临时让我客串教练,负责我组的四个队员的场外指导。由于林高远在直通比赛之前的选拔赛发挥不好,是以外卡的资格参赛的,第一天我就告诉他直通比赛跟你没关系,别抱任何幻想,打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就好。再加上我做场外指导,给他的战术组合进行了不断的调整,最后他超水平发挥取得了直通门票,超出了我的想象,成了直通比赛的最大黑马。我一直告诫林高远,从这次比赛看出,你输球很多时候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战术上。要学会在比赛中敏锐地发现对方的优点和弱点,扬长避短。如果你的长处发挥不出来的时候,试着用你的短处去打对方的短处,也许你的短处比他的短处长。用脑打球,别愣打。我想这是直通比赛林高远最大的收获。进入主力层是可喜的第一步,将来的发展进步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希望林高远不断进步,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手”的成长之路——林高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