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上研究信息(引言)

本文所指的信息是,来源于一切方面的,无论有无意识地由人所接收或传播的,经由某些载体所呈现的,抽象或具体的内容。 现代社会尤其是互联网普及后的现代社会与从前一切文明的时代来说在外在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充斥着海量信息,并且获取极为方便,当然,这一“海量“是相对于从前的少量而言的。与此而来的其次一个不同就是,当今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在信息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再是如何获取了,而是如何进行归纳处理了,前者成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当然,这一变化也是要对照不同对象,不同时空具体来看的。 举例来看,在古代,绝大多数群众都是农民,一方面,群众整体的文化水平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其落后对物质条件的限制,剥削阶级的文化壁垒,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对获取知识的限制等原因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无论中外,基层群众所能直接接触,认识到的世界都很有限,间接能了解世界的方式如故事,图书等不仅有限还由较低的文化水平所限制。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奴隶时代、封建时代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远不足以产生供信息大量出现的物质基础,也没有信息大量出现的社会基础,即社会的多方面发展。而统治阶级所掌握的信息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谓天上地下了,他们握有一地乃至全国的人口,户籍,财政,军事,外交,文化等信息,对他们而言,处理好手头上掌握的信息,并依此做出决策,其重要性毫不亚于获取信息,而且往往要比后者更重要。 工业革命到互联网诞生前的这一个时间段,实际上人类整体的信息量已经与古代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了,在这里,生产力的巨大提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为信息普及提供了足量的载体,另一方面,社会的进一步复杂,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与意识形态的竞争加速了各种信息的产生与交流。而在新旧,左右思想文化的碰撞下,人民群众首先是在资产阶级的旗帜下向封建势力发起了革命,此时的资本主义文化对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在长达几千年的古代社会后,人类整体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作用下需要加强它的信息处理能力,以接受这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并构建新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过几百年后,人民群众再一次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此时,借由资本主义社会诞生的种种新文化新信息再次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于合理处理信息的需要,一部分人由此走上了向全人类解放探索的道路,另一些人则向历史潮流的反方向前进,可惜的是,普通群众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对于今天来说仍是十分有限。错误的信息会误导人,而不完整不全面的信息哪怕正确也会误导人。 互联网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人类一切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用联网的人几乎能在一瞬间找到他们所想要的或者其他的海量信息,同时,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正是由于物质水平的极大丰富,生产关系的日渐复杂,社会规模的急剧扩大而导致的信息了解,交流需要增大,促使了各样的信息被上传到了网络。并且作为上层建筑的这些信息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产生了种种影响。具体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来说,艰苦的现实生活催生了娱乐文化,而娱乐文化在经过某些集团的加工包装下成为了麻痹,消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工具。而在长期的娱乐文化熏陶下,群众也日渐发现了它的危害,又开始了新的对于它和它后面提线者的反抗。 综上所述,如何处理我们眼前这些海量信息,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了解到的知识足够多了,也就不会被一般的错误信息所误导了。另一方面,我看还是要听毛主席的话,让哲学从课堂上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谣言往往没有现实的基础,其逻辑往往漏洞百出,要纵观上下,把握事物的主流与矛盾,肯动脑子思考,将正确的信息变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材料,将错误的信息看作我们要提防的陷阱和工具,在不断地与各种信息的交锋中考验自己,提升自己,最终将它们统一于历史螺旋形上升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