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10.7 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2022-07-29 05:2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7、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i]


  固定资本各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和在自然力作用过程中所受到的物质上的损耗叫做有形损耗,也叫做物质损耗。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这种磨损一般地同劳动强度和劳动的持续时间成正比例。例如,机器转动得越快,持续的时间越长,在一定时间内,机器的物质损耗就越大。固定资本受自然力作用而引起的损耗,同生产中的使用无关,而是在一定程度内,与它的使用成反比例。例如,一架机器越是被闲置不用,就越容易生锈、腐蚀。当然,即使固定资本被使用,也要受自然力的侵蚀,如厂房、建筑物等在风吹、日晒、雨打、虫蛀等影响下会逐渐损坏和破旧。

  除有形损耗外,固定资本还受到无形损耗,也叫做精神损耗。引起精神损耗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构造相同的机器的价值降低了;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技术的改进,有更好的、效率更高的机器加入竞争。“在这二场合,哪怕旧机器还是非常年轻,其价值也不会再由实际在其中对象化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却将由它自身再生产或较良机器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其价值因此会损失若干。”[ii]例如,资本家原有的机器价值一万元,但由于上述原因,生产同样机器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价值下降到八千元,这时,资本家的机器就要白白贬值二千元。如果由于更优良的机器被采用,旧机器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则它的价值也同样会降低。在经济危机时期,无形损耗特别厉害,因为在经济危机以后,会大量更新固定资本,从而许多旧机器设备便被废弃不用。为了避免和减少无形损耗,资本家就极力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使机器和设备能够充分地被利用,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把固定资本的价值全部收回。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33页。

[i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90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2.10.7 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