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 相信自己认真学一定会考上(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豆豆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的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信息
专业方向:新闻与传播
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高分上岸!
助你2021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1一战到底!
我为什么要考研?
首先,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更多的学习,让自己得到提升。本科是普通本科院校的非王牌专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还是相差非常大的,大学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其次,毕业想找一份好的工作,双一流学校是门槛,所以只能考研究生来给自己增加砝码。
选择合适专业和学校
搞清楚自己以后的就业取向,对自己的水平要有精确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选一个自己可以够得到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
我为什么选择西北大学?
本科双非院校再加上的贪玩的性格,大学四年基本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我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瘠,想要提升自己。而且我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所以我选择考研究生。
我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知,要选一个自己努力可以够得到的学校去奋斗。看过周围很多优秀的同学报中传、人大纷纷落榜,我也就不好高骛远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学校就可以了。西北大学的题目相对比较基础,招生人数也比较多,虽然计划招生人数看不出来可是实际招收的人数都是几倍的量,而且报考西北大学的同学双非院校的特别多,也不用担心歧视的问题,综合考虑难度稍微低一点,我希望自己一战成硕,毕竟家庭、社会压力也比较大,新传专业调剂竞争又尤为激烈,西大就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专业课初试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7: 00: 起床(听首歌穿衣服清醒清醒)
7:00~7:30 吃早饭 (刷公众号内容,看昨天背的名词解释)
7:30~8:30 背英语单词(一直到考前最后一天)
8:30~11: 30背专业课(每天复习传播学新闻学一个部分+一个专题)
11:30~13:30午饭+午休 (睡觉才会精神好)
13:30~ 16:00 政治视频课+做政治选择题
16: 00~18: 00英语真题
18:00~19:00晚饭 +瞎晃
19:00~20:00整理真题
20:30~21:30巩固专业课
21:30~23:00 查漏补缺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有时候你每个时间点的任务可能做不完,但不要有计划打乱的崩溃感,慢慢推进。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学政治方面我特别的佛系,除了押题卷的题前边基本没怎么做题,前期基础知识刷了两边网课认真做了一笔记本的笔记,后期刷了两个名师的答题班,跟着他们做了两套题,最后背了背肖四肖八。但是,我有点后悔了,如果再来一次,我会边听基础知识再课后练习,一定能考的更高。
英语
我英语真的特别的差,四级踩线过,六级到现在也没有过,但是这些没有影响我英语考70+。单词是基础是关键,我记得我高三英语还70多分,把词汇全背过,高考考了116分。所以考研也是如此,单词要背到考研那天,词性、词义都要背。长难句和语法的课程要仔细听,毕竟阅读理解是要学会抓主干。真题反复做,每一句话都要分析透彻,找到每句话的主干。作文就背背不同题型模板,基本就可以应付。
专业课
暑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好好理解才能背过。暑期我听学姐讲的课把基础知识搞明白,虽然背不出来,但是说到什么都能大概讲一讲。九月开始背诵,每天有计划的背一部分不断重复一直到考前,你会发现从开始每部分背需要3个小时到最后半个小时不到就能背下来。当然专题热点的整理也不能拉下,每天背诵一个专题,学习答题思路,去年初试的简答题我基本都背过,所以写起来也很流畅。关于实务写作,尽量保持一周一篇,每天抽时间看看公众号,比如新京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红辣椒评论、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看一看他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样子的。
如何准备复试?
因为疫情复试战线被拉长,考试形式只有面试,所以我就每天练习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口述,因为当时在自习室所以就和一个同样考新传的小姐姐相互检查。英语要纠正发音,听一听口语网课,找找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帮你修改自己准备的文稿,大部分都是常规问题,认真准备就好。
其它建议
学习要劳逸结合,周末可以适当出去放松一下,吃点甜品奖励下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学会倾诉,要相信自己认真学一定会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