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体验:既不乐,更不高
既不乐,更不高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剑林
“创新人才培养变革与乐高创新教学体验”,这是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内容。乐高的名声响彻寰宇,创新的呼声环绕九霄。二者结合再与教学改革融合,这将是一次怎样豪华的学习之旅啊!
两箱乐高套装。据说是最新开发的课程。一袋乐高套件,确定可以课后自行收藏。乐高新体验,加上赠品投入。这是一个多么阔气的学习课堂!
一、理论展示
工程的流程,创新的流程一一展示,并辅以简单的示例解说。课程内容与标题是匹配的。教师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无论是工程还是发明,从工业革命以来都有这个既定的流程。乐高将其纳入自己的课程,是明智的,也是简单易行的。
二、热身活动
六块乐高拼鸭子。小组成员作品基本上各不相同。活动结束。
一个活动,只需要看到结果各不相同吗?这对第一次接触乐高类游戏的小朋友是有意义是价值的。它可以提醒小朋友,别人与你不同,你应当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对于成年人。这个活动的价值是什么?
那它的时间成本应该控制多少?
创新培养在哪里?
不得而知。
如果活动继续……
在限定时间内拼出多个造型不同的鸭子。从第二个鸭子造型开始,是否含有创造的元素?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应该是肯定的。
三、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三项。第一,造风扇。第二,造帆船。然后用风扇吹动帆船。并进行多种实验记录。第三,拼跳跳虫。比赛。上课。
实现限定,不明。具体工序,不明。虽然有多样的提醒和说明。松懈、零散、低效。轻松、愉悦。消磨时间,几家欢乐几家愁。乐高课堂可以这样。可是,基础教育的课堂情何以堪。
四、寻找不同
主讲教师多次提醒参与学习的老师找出乐高课堂与学科课堂的不同。有老师侃侃而谈,也有老师顾左右而言他。
不同究竟有哪些?
也许,主讲老师希望听到多种不同。
目前来看,最突出的不同点是什么呢?
乐高的教室学习和一般学科的教室学习,不同点也许是使用的材料不同。前者是游戏材料,后者是纸和笔。这是最突出的不同,或许也是唯一的不同。
其他呢?
诸如提出问题、预测推断、建立模型、收集数据信息、整理数据信息、分析观察、论证、交流、修正,再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过、探索研究;等等。所有学科都在使用。至少从2004年开始的基础改革就开始推动这些内容。
五、确定的价值
1.使用实物。形象直观。
2.融入游戏。轻松快乐。
这两点结论并非从一天的乐高课程得到。而是这一天的乐高课包含了这两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