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鱼鹰社】二战太平洋装甲战(下)-M4A3谢尔曼与97改决战吕宋

2022-10-16 12:50 作者:阿黄TWINCAM24  | 我要投稿

本文品读和改编翻译自

《决斗》系列中型坦克篇

《M4A3谢尔曼 VS 97改奇哈》 

这期详细介绍1945年菲律宾反攻战役中

美军步兵师得到装备M4A3的中型坦克营后

如何重创装备97改的关东军坦克旅团

1945年初,美军挥师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为了美军展开地面决战,日军在菲律宾的主岛吕宋,部署了唯一满编的两旅团制第2战车师团。

美国方面投入了20个独立坦克和坦克歼击营,300多辆中型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参加解放菲律宾全境的战斗中,坦克数量相当于日军5个坦克旅团。在美军反攻吕宋岛战役中的历次坦克决战,发生地形从中部平原平坦的稻田到位于北部山区的热带森林,坦克战术更是与二战欧洲战场和中国革命战争大不相同。其中最激烈的是日本关东军第2坦克师团和美国陆军第716和第44坦克营的在圣曼努埃尔的攻坚战。

第716坦克营最初是1942年秋季在阿肯色州霞飞营成立的第14重型装甲师第48装甲团第3营,准备投入欧洲战场。突尼斯战役之后,美国陆军决定重组原有的绝大部分重型装甲师,解散了第48装甲团,并将原属该团的坦克部队改编为独立坦克营。

1944年第716坦克营完成改编离开美国本土,被船运到新几内亚,最初与那里美军第38步兵师展开步坦协同适应训练,莱特岛战役中A连支援第6步兵师,C连支援第32步兵师,B连和D连支援第43步兵师。1944年12月,该营重新集结上船,在步兵师抢占滩头阵地后作为第二梯队登陆吕宋岛。

相比之下,他们最大的对手日军第2坦克师团于1942年在中国东北地区以诺门坎战役中被远东苏军重创的坦克第4联队为核心,以对远东苏军作战标准的组建,由两个坦克旅团四个联队组成,其中坦克第7联队参加过太平洋战场初期进攻菲律宾,该师团从未南下入关进入正面战场

关东军第4坦克联队突破东南亚英联邦民兵薄弱防御

在1944年末船运到吕宋岛时已经完成了重新整编,所装备的坦克中有很大一部分换成了97改,大部分都在丛林和山沟中伪装过的阵地中,甚至埋入坦克堑壕中,并且尽量准备了多个备用阵地,以便坦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转移到其他地点。

其中位于圣曼努埃尔的由第7坦克联队组成的稻贺支队则有45辆坦克,扼守马尼拉到吕宋岛内陆之间的交通要道布罗茨,由第6坦克联队组成的伊达支队有52辆坦克。

然而,尽管日军在吕宋岛上部署了大量的坦克,但从未像塞班岛上的那种主动对登陆的美军发动大规模反冲击,而是将重点放在利用吕宋岛内陆纵深地形和现有伪装尽可能阻击美军的中型坦克前进。

美军在仁牙因湾登陆时的形势图

1945年初,美军大部队终于在吕宋岛仁牙因湾登陆,第13装甲集群在步兵立足后上岸,迅速在第6步兵师和第25步兵师的桥头堡之间布防,准备防备日军第2坦克师团可能的反击,但关东军机械化核心部队出身的驻菲律宾日军总指挥山下奉文这次放聪明了,没有送死反击。

地图里方形框内有圆形标志的部队是第13装甲集群上面三竖代表团13代表番号

1945年1月9日,第716独立坦克营终于登上吕宋岛。

第716坦克营C连的两栖型M4A3在仁牙因湾涉水上岸

1月12日,其中一支坦克分队还参加了卡巴那图大营救,并在山区血洗了企图阻击美军游骑兵救出战俘的日军第7坦克联队和第23机械化师团一部。

A连一辆侧面装甲被97改伏击重创后坦克兵被迫弃车的M4A3

在1月16日,第716坦克营C连的几辆M4A3坦克已经赶到第43步兵师的103步兵团阵地附近。第二天晚上在黑暗中,第7坦克联队的一个分队在突围时遇上M4A3,经过两小时的混战,日军损失了三辆97改中型坦克和一辆95式轻型坦克,而第103步兵团仅阵亡两人,损失M8装甲车和吉普车各一辆,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被摧毁,C连也有一辆M4A3中型坦克履带被打坏,需要修理。

1月17日,第25步兵师的第161步兵团赶到与43步兵师的103步兵团换防,继续沿着公路进入比纳洛南,

当天傍晚日军有几辆97改开出隐蔽阵地,企图趁夜色突围,但是被美军步兵发现随即展开交火,很快就被37毫米反坦克炮和步兵的巴祖卡火箭筒击毁。第二天,第161步兵团就在716坦克营C连支援下攻克了比纳洛南,当天第7坦克联队在这里就损失了9辆坦克和师团配属支援的2门75毫米90式野战炮。

同样在当天,第716坦克营的A连在支援第6步兵师第1步兵团中Robert Courtwright中尉指挥的一个M4A3中型坦克排在掩护步兵进攻时,前两辆M4A3成功突破日军大口径迫击炮和重机枪组成的防御阵地后,不幸遭到隐蔽在周围丛林中的日军97改伏击

日军坦克中的观察瞄准视角

Robert Courtwright中尉的头车彻底丧失战斗力,紧随其后的Shrift中士那辆只有一条履带被击伤,于是他随即转动车身,以无法击穿的正面装甲面对伏击他们的97改,日军的三辆97改也对那辆M4A3火力全开,最先打出的60发机枪弹几乎全部击中美军坦克,但都直接被M4A3装甲弹开。

眼见机枪无效,日军坦克以立刻转移开火位置,希望能在更近的距离击穿那辆履带被打断的M4A3侧面装甲,很快就被美军M4A3炮手盯上并逐一发送75毫米高爆弹送上了天。

美军坦克中观察瞄准视角

当天Courtwright中尉所在中型坦克排的3辆MA43中有一辆彻底丧失去战斗力,另外两辆被打坏履带但是车体还能转动,经过修理后就能归队。1月19日,剩余的C连和D连中抽调了几辆MA43和M5A1组成混合侦察分队紧逼圣曼努埃尔外围,遭到日军第2坦克师团机械化野榴炮联队的75毫米90式野炮和91式105毫米榴弹炮当头轰击,损失两辆M5A1后被迫后撤。

1月24日在圣曼努埃尔发生了另一场重要的坦克决战,美军第161步兵团在团直属重炮连6辆M7型105mm自行榴弹炮,第716坦克营C连的M4A3中型坦克和D连M5A1轻型坦克,加上第25步兵师直属的至少一个装备M1型155毫米重型榴弹炮的重炮营支援下对盘踞该镇的日军发动进攻,防守这里的稻贺支队有大批分散部署的97改坦克。


进攻由美军第25步兵师重炮营的12门M1型155毫米榴弹炮对日军阵地齐射火力覆盖开始,不久第一轮进攻开始,几辆M4A3掩护着步兵准备割完剩下的韭菜,但是之前炮战中残余的日军105毫米榴弹炮开始对日军阵地前的美军进行火力压制覆盖,美军在损失了两辆M4A3后暂时撤退,当天日军也损失了两辆95式轻型坦克。

防守这里的日军都是原来在东北为同苏联开战专门重组过的关东军主力,全都经过诺门坎战役中幸存老兵的传帮带坦克战术和严格指导训练,所以当M4A3离他们只有150码时,埋伏好的坦克、牵引式47毫米反坦克炮和后方山沟中的105毫米榴弹炮才会开火,其中一辆95式轻型坦克在被击毁前向美军的M4A3中型坦克发射了18发37毫米穿甲弹,另一辆装备57毫米短管炮的早期型97式中型坦克竟先后开炮击中过五辆M4A3,所幸由于57毫米榴弹炮穿透力弱无法击穿装甲,才得以全身而退。

第161步兵团没有步坦协同经验,之前很多老兵认为日军反装甲能力不堪一击,根本就威胁不了M4A3这样的中型坦克。

为了保护坦克,第161步兵团长道尔上校决定在下次进攻后让M7型105mm榴弹压制日军反坦克火力和工事,然后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转而从东北角突入,但被日军的97改中型坦克击退。第二天又从西南角突入,37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和M7自行榴弹炮在进攻步兵队伍第二梯队伴随前进,终于击毁了三辆97改攻入小镇,但不幸在夜里毁于绑炸药包的日军步兵自杀攻击中。

第161步兵团的一辆击毁过12辆日军坦克的M7牧师105毫米自行火炮

1月25日,716坦克营C连修好了受损的坦克,两个营在M4A3和M7的支援下攻入小镇。最后在1945年1月28日凌晨的几个小时里,残余的日军在剩下的30辆坦克的支援下发动了3次凶猛的自杀性反扑,但每一次都被美军强大的火力所击溃。

突围时被歼灭的日军坦克

攻克圣曼努埃尔后,第44坦克营和第6步兵师向吕宋岛中部的布罗茨发动了进攻,驻防这里的是第6坦克联队加上师团机械化野榴炮联队一部组成的伊达支队,有52辆坦克和4门牵引式91式105毫米榴弹炮。

被美军坦克击毁的日军105毫米榴弹炮

打通了从马尼拉通往内陆纵深的公路后,第25步兵师和第716坦克营继续南下深入,他们将要面对第2坦克师团位于鲁帕的第10坦克联队和第2机械化野榴炮联队中的105毫米榴弹炮和自行野炮各一个大队。

1月29日,第25步兵师的第27步兵团在第716坦克营C连支援下进攻佩米恩塔,经过近6小时激战重创了机械化大村支队,消灭8辆97改中型坦克和8门91式105毫米榴弹炮及其牵引车,切断了第10坦克联队的重炮火力来源。

2月2日,第35步兵团进抵鲁帕外围,很快被日军坦克密集防守的火力阻击在城外,第27和161团还有第716坦克营C连绕过鲁帕准备直取圣何塞,与日军第2坦克师团的第3坦克旅团残部决战。

2月6日,伊达支队已经损失了35辆坦克,残余的坦克企图突围,但是被美军第6步兵师105和155毫米榴弹炮火力打乱,10辆97型中型坦克,1辆95型轻型坦克,十辆卡车和两辆装有105毫米榴弹炮的火炮牵引车被第44坦克营C连的M4A1消灭,而美军只损失了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和一辆M7牧师自行榴弹炮。

第二天在卢帕,原田机械化支队甚至得不得一边准备破坏坦克和车辆后分散逃入山中,一边由11辆坦克组成的日军机械化分队在黑暗中冲出城镇吸引美军注意力。

突围部队几乎被被美军第35步兵团和第716坦克营的另一个中型坦克连发现几乎被消灭殆尽,此时原田支队已经主动抛弃和被歼灭了33辆坦克、26辆卡车和3辆一式75毫米自行野炮。

2月8日,当第161步兵团和第716坦克营C连攻入圣何塞时,又消灭和缴获了23辆坦克和2门90式75毫米野炮,只有第10坦克联队第5大队侥幸逃脱美军追击,成功撤到了碧瑶山区并在当年4月将剩余的坦克周围绑上重磅炸弹对美军第148步兵团的车队发动自杀式攻击,最终被第775独立坦克营彻底歼灭。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皇军之花关东军机械化核心主力之一第2坦克师团,就在吕宋岛内陆地区损失了200多辆坦克中的180辆和绝大部分的日本国宝级先进自行或牵引式野榴炮。

日军的坦克处于绝对劣势,但关东军机械化主力部队的将军们并不蠢,深知这些无法改变只能在开战时旧避免在海岸和平原与美军交锋,主动撤退和突围到地形复杂的山区分成三个战斗群布防,但最终由于三个战斗群之间缺乏步兵填线被很快各个击破,如果该师团有更多机械化步兵进行灵活防御,或许能撑的时间会长一点。

美军的M4A3在与关东军国宝级主力坦克师团决战中的表现,证明了自己能在坦克集群之间的高强度战斗发挥作用,但在太平洋战场上更多时候他们只能支援步兵消灭日军的据点,在这时他们需要在近距离摧毁坚固工事的新武器,比如105毫米榴弹炮和喷火器。

于是有了之后炮塔上同时配备75毫米长管坦克炮和喷火器的M4A3整营投入到之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进攻战中。

战后美军意识到与其像太平洋战场那样将坦克营拆分临时支援步兵师,不如直接像欧洲战场那样整营编入步兵师战斗序列中统一调配,甚至直接将整连编入步兵团,更好指挥和发挥步坦协同优势进行攻坚,甚至能实现步兵师正面钢坦克装甲师的反击。

欧洲战场上编入了坦克和坦克歼击车营的美军重装机械化步兵师

于是战后美国在裁军的同时强化保留下来的步兵师装甲和重火力配置,而内战时国共两军除了极个别外械军外,重火力水平相比抗战初期不是原地踏步就是倒退,与世界先进强军相差更加悬殊。

战后初期的美军步兵团坦克连编制

到了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步兵师已进化到师有坦克营,步兵团和侦察营有坦克连,全师满编时能有100多辆M4A3和M26潘兴的重装机械化怪物(实际战场上到位一半)。

当年的新中国就建立在这种强敌的环境下

不得不严密组织指挥十倍以上人数优势

采用了今天看近乎天才的轻步兵战术

才勉强将周围强敌赶出国门之外

赢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鱼鹰社】二战太平洋装甲战(下)-M4A3谢尔曼与97改决战吕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