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Walkman拥有国砖级的音质?Poke解码耳放听感体验


随身解码耳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iPod、MD时代,随身耳放就曾今火暴一时。以RSA、CypherLabs、Mini Audio、Centrance等一众国内外厂家作为代表,搭配上iMod或者Walkman等播放器,几乎就是当时烧友的标配。
但是最后随着iPod Classic、索尼MD的停产,作为随身播放器附庸的解码耳放也逐渐走向了没落,曾今流行的随身捆绑,在烧友中都逐渐成为了少数。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的国砖、洋砖,它们替代随声听加耳放的组合,逐渐成为了烧友们手中的宠儿。
就在这样一个随身解码耳放没落的今日, Poke的出现又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体验呢?
外观、体积、使用体验:
对于大多数烧友来说,随身器材的外观颜值、体积大小,以及操作体验都是在购买随身器材时非常看重的购买因素。
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随身器材主要买来是为了出街使用。在出街的情况下,不仅有大量的外界噪音干扰,同时也需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去观察交通状况。所以很多时候,对于那部分改善音质的体验,可能还不如操作的便利性、便携的体积,或者靓丽的外观,顺手的操作体验,来的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我把外观、体积、使用体验的这个部分的体验放在最前面说。
外观:
和大部分解码耳放使用保险色黑色作为主色不同,Poke采用了非常出挑的“初音蓝”作为机身主色。虽然说是蓝色,但是我个人更觉偏“绿色”一点。在暗光条件下,闪烁着金属光泽感觉非常有质感,有一种淡淡的“蒂芙尼蓝”的感觉。


对比我看过的其他解码耳放来说,我觉得在外观这一项上,Poke可以和Mojo、Pico、MH-1等耳放一样排进随身耳放颜值的第一梯队。当然如果再来一个定制皮套什么的就更好的。


对比它的老大哥XD-05,从外观来看,可以说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Poke比较偏向一种日系的风格,小小的很精致。而XD-05则更加粗放、稳重,块头更大,功能更多,设计风格很得老毛子的真传,总之就是那种傻傻的但特好用的感觉。


体积、重量:
Poke的体积可以说是非常的小巧,厚度也比较薄。从正面看,面积和索尼的A45几乎一样,略微长出一点点。


厚度也只比A45厚XX毫米,别说在耳放里,就是搁在普通的随身设备里,也绝对算是轻量级选手了。

Poke的重量大概是在134g左右,A45要重一些,比iPhone X要轻。捆绑A45加上线材和捆绑胶,重量在246.4g,比金菊花单播放器269.1g的重量要轻上一点。对于一个随身捆绑来说我觉得这个重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音质:
音质部分我并不打算长篇大论的去谈。因为我现在手上的耳塞价格普遍偏高,对于考虑购买Poke的人来说不一定拥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所以在这里主要是简单谈一下Poke的声音特点和搭配建议。
看完之后如果觉得Poke是你的菜 ,直接去联系试听就好,相信你自己的耳朵。

音质特点:
(1)三频分布:
Poke的三频是比较均衡的,略微偏中上盘一点。有一定收紧低频,突出中高频的效果。
(2)音质细节:
音色比较中性,没有明显染色;
收紧低频,增加低频弹性,及低频残响;
把中频向前提,但只是把位置推到适中位置,不会过度向前;
人声会更加明亮,口型会更加清楚;
高频泛音更加充沛、水润,有余音缭绕的感觉;
(3)声场表现:
声场比A45大20%左右,立体感和定位感会更加明晰
(4)搭配建议:
考虑到Poke的声底和推力,比较推荐搭配N3AP、C820、B&W C5等等调音偏中下盘的流行耳塞,这样会比较均衡互补,让听感更加平衡耐听。
或者如果喜欢冷声系,同ACG空灵女声的,搭配偏中上盘的低阻高敏耳塞效果应该也会不错。
(5)增益开关:
Poke共有推力增益和低频增益两个开关,听流行比较多的话推荐打开低频增益,低频量感会比不开多20%左右。
推力增益不推荐开,个人觉得不如加大音量来的效果好。
Poke的出现,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这意味着长久以来我们所认为的“国砖买音质,洋牌买颜值”的固有见解正在实际发生转变。
不过虽然国内的厂家对于产品的设计、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视。但是与行业一流水准相比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Poke为代表的解码耳放对于那些喜欢喜欢“洋牌”播放器外观、操作,同时不满与其音质表现的烧友或者消费者来说,应该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作者:liujin007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