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脸晒出口罩印了吗?

本文作者 Tadpole | 公众号 biokiwi
本文关键词 晒黑 防晒 黑色素 紫外线
疫情让我们在5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羽绒服—睡衣—背心裤衩的更替,而不变的是口罩。
好处是,一年四季口罩都能挡住这张胡吃海喝过后的大脸巴子。冬天戴口罩可以防风防霾,到了夏天,口罩还能防晒。
但口罩也并不是只有好处:运动不适合戴口罩,影响呼吸;天气炎热戴口罩,就像面部汗蒸。而即便是防晒这个好处,也有让脸部晒出口罩白印的风险,就像穿了一整个夏天短袖的你的手臂一样。

那么在太阳下,你的脸为什么会晒出口罩印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晒太阳之后变黑的原理。
什么是晒黑?
皮肤晒黑,指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的局部皮肤黑化现象;且通常仅限于暴露在光照下的部位,边界清晰(口罩印也就很明显了),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被光照部位出现灰黑色色素沉积。

经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直接出现黑化或色素沉积,是人类皮肤对紫外辐射的一种肉眼可见的黑(反应)。
用模拟日光紫外光谱的人工光源照射皮肤,可观察到不同类型的皮肤黑化现象(大家不要轻易尝试这个实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即时性黑化(instant pigment darkening,IPD):主要由于长波紫外线(UVA)的照射,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持续性黑化(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PPD):同样主要由UVA造成,随着紫外线照射的增加,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一般变现为灰黑色色素沉积;
延迟性黑化(delayed pigment darkening,DPD):主要是由于红斑剂量以上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同时会有红斑反应,常常与炎症色素沉积重叠发生,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不消退。

晒黑的本质是什么?
像我们前面介绍的,光照中主要是紫外线对我们的皮肤给予刺激,使得黑色素的沉积导致皮肤黑化。
对于即时性黑化而言,紫外线主要是将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前体氧化,产生一种不稳定的、颜色较深的半醌样氧化型结构,从而使皮肤变黑。而这种反应是可逆的,所以会在短时间内退去。
(换句话说,就是稍微偶尔晒一晒问题不大)
但是当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增加或照射的时间延长的时候,这类半醌样氧化型结构经过多次氧化、聚合反应而转变成为成熟的黑色素,皮肤黑化持续的时间也相应延长,直至进入持续性黑化反应或延迟性黑化反应。
(晒太久或者阳光太烈你可能就要黑多一阵子了)

除此之外,紫外线也会对细胞造成其他多方面的影响,如:
激活处于静止状态的黑色素细胞,转而分裂增殖,数量增加;
刺激黑色素细胞进入活跃表达状态,胞体变大,突起变长;
促进酪氨酸酶合成;
破坏能够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提高酪氨酸酶的催化活性;
促进黑色素小体像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或重新分布等。
影响晒黑的因素有哪些?
A 照射强度
你在室内或者室外,空调房或者沙滩上,感受到的太阳光强度都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个差异怎么衡量呢?
一般把人体皮肤接受紫外线辐照后出现肉眼可辨的最弱黑化所需要的照射剂量称为最小黑化量(minimal pigment dose,MPD),也可以叫皮肤黑化阈值,单位一般为J/cm2或J/s。出现持续性黑化的最小黑化量叫做MPPD(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 dose);一般MPPD也是用来计算防晒品的防晒黑系数PFA值(protection factor of UVA)或对产品的UVA防护效果进行分级用(PA+~+++)。

B 紫外线波长
实际上各种波长的紫外线都可能会使人体皮肤产生色素沉积或黑化效应,但一般波长越短,黑化效应越强。
波长最短的UVC绝大部分会被臭氧层阻挡,其次就是中波长UVB和长波长的UVA,所以与UVB有关的SPF值往往是防晒产品的最主要指标。
C 皮肤类型
又称皮肤的日光反应性分型。简单来说就是看人,有的人就这么晒也晒不黑,但有的人对太阳千躲万躲还是逃脱不了变黑的命运。(可能这就是命吧~)

D 生理及病理因素
这个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无懈可击的防晒秘籍——
不出门!
如果非要出门,可以尝试把自己包成木乃伊。

参考资料:
[1] 刘玮,皮肤晒黑的光生物学基础,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2月第37卷第12期。
[2] Fitzpatrick TB.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lity 0f sun—reactive skin types I throughVI. Arch Derrnatol‘1988.124:869—871.
[3]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