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关于建设武汉地铁的提案
一件关于建设武汉地铁的提案
方克东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在2012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了,这不由得使我回忆起武汉市政协一件关于促进武汉地铁建设的提案,就是“将武汉地铁行走线路纳入城市规划案”。
1993年,武汉市政协八届会议期间,很多党派和政协委员对武汉地铁建设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多件关于武汉修建地铁的提案,当时大家对武汉要建设成现代化城市修建地铁的“必需性”看法是一致的,但对地铁如何修、什么时候开始修,却提不出更具体的“可行性”意见。
当时民革武汉市委对武汉修建地铁这件事也是比较关心和重视的,委托我起草一份关于武汉修建地铁的提案。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就着手了解情况,搜集资料,为写提案做准备。当我了解到当时全国修建地铁的造价大约是每公里
3亿元时,也感到根据武汉当时经济发展的实力,要在近期开始修建地铁是有难度的。如何解决武汉修建地铁的“需要”与“可能”这个矛盾,就成了写好这件提案的重点。
当时我又了解到两个与写这个提案有关的信息,一是武汉市规划局在1993年到1994年对武汉市城市规划要进行一次修编。大家知道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到修编的时候很难插进一个新的规划项目。二是了解到武汉房地产开发起步不久,高层建筑开始在市内陆续兴建。高层建筑不同于市内过去所建的七八层的多层建筑,它都是几十米的深基础,我想今后高层建筑遍地开花,它的深基础必然对地铁的通行造成障碍,若地铁要绕道而行,必然大大增加建设成本,于是就萌发了将地铁行走线路纳入城市规划的想法,由市规划局控制,在地铁行走线路上不得建设高层建筑,这样就掌握了修建地铁的主动权,在规划上控制了地铁行走线路,什么时候市政财力允许就什么时候开始修地铁,没有后顾之忧,也就解决了武汉市修建地铁的 “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对国家而言可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 当时正值武汉城市规划修编的机会,地铁行走线路纳入规划的项目可以加到城市发展规划里去,于是就形成了“将武汉地铁行走线路纳入规划”的提案,并被武汉市政协提案办公室立案办理。
武汉市政协提案办将此提案交市规划局办理时,市规划局交给下面市政处办理,可市政处办此提案时所给的答复却出人意料:武汉市不能修建地铁只能修建轻轨,其理由:一是武汉市无修建地铁的经济实力;二是武汉地质条件不好,地下水位高不宜建地铁,只能发展轻轨。
武汉市政协提案办将此回复给我时,我感到比较恼火,认为答复比较草率,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武汉市虽然当时无修建地铁的经济实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是永远没有修建地铁的经济实力,提案并不要求马上兴建地铁,只是要求纳入规划加以控制,这是完全做得到的。二说武汉地质条件不好,地下水位高,在工程上是完全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如采取凝固灌浆等措施。上海地下水位比武汉还高,为什么上海可以修建地铁武汉就不能修?
对于在武汉不发展地铁只建轻轨的意见,武汉工程界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轻轨要占用大量地面土地,而且带来扰民的污染和噪音,不宜多加修建。好在武汉市政协委员对提案的办理要签署“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意见中的一种方可结案,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签上“不满意”。
武汉市政协提案办认为我签署的意见理由充足,决定发回市规划局重新办理。为了促使武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此提案的重视,民革武汉市委会将此提案升格为党派集体提案。提案发回重办后引起市规划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决定采纳此提案的建议,将武汉地铁行走线路在规划修编中纳入规划,并由市规划局两位副局长来武汉市政协提案办公室,表明采纳此提案建议的态度,接着还召开了一次有社会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关于武汉市修建地铁的座谈会,我也受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大家对将地铁行走线路纳入规划的必要性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和肯定。武汉地铁1、2、3、4号线路就是在这次规划修编中纳入规划的,以后又增加了5、6、7号线路,形成武汉市地铁网络,并解决了轻轨与地铁的换乘问题。
由于这件政协提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对武汉城市交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被武汉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也使我更加体会到在写提案时注重提案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