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五)

2022-02-14 20:59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10,单父宰

  山东单父县某人有个儿子在城里的典当商人那儿干活。一年后带着十几金的工钱返家,却不知所踪,没有回到家里。过了一年,他父亲去当铺向当铺老板索取自己的儿子。当铺老板反而骂他是想要诓钱而把儿子藏了起来,拉他去见官。因为孩子没有找到,久久未能判决。县令某人,就招来自己的两个幕僚占卜孩子的下落。县令向来擅长卜卦的事,一番占卜后,最终占得《山风蛊》的结果。县令说:“蛊为虫为血,这个孩子已经死了。艮为门阙,巽为柔木【蛊卦是上艮下巽相叠,所以这里提到】,上互震为足动,下互兑为金,为日落,大概是说日落后,叫一个金姓人去一处门阙草木地方调查?”过了一会儿,两个幕僚递上各自卦兆的占词。一个是《姤之旅》,词说:“左手把水,如光与鬼,不可得徙。”一为《贲之旅》。词说:“猾丑假成,前后相违,言如鳖咳,语不可知”。县令说:“那就是了。”于是去衙门清点衙役,其中就有个金姓名丑的捕快,县令呼其上前来,对其耳语若干,便叫他退下,并把钥匙交给守门的役卒,即便夜半三更也不要阻拦他进城。

  金丑受意,当即出了县城东门,来到一座水心亭边,潜伏在草丛里。当晚月明如昼,到了二更多的时候,有一个老者来到亭子里坐下。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少年,也进了亭子,在一旁坐下,对待那个老者就像父辈一样守礼。金丑卧在草丛中不敢吱声,只是静静听两人说话,都是在聊一些关于天气情况的事。聊了有一阵,少年问:“我那个无赖邻居,怎么好久没见到了?”老者说:“想必是因为当铺某氏子的事跑路了。”少年问:“某氏子失踪的事情果然是他干的吗?”老者说:“此案还没有头绪。这调查抓捕的事是县令该愁的,我辈只需管好自己手上的农活,不必多管闲事。”少年说:“是。”老者说:“回了吧?”少年说:“是。”于是一同起身。老者看了看天空,说道:“好月色。”少年也跟着说道:“万里无云,确实不错。”话毕,一同向西而去,金丑偷偷尾随其后。一老一少来到城门,就好像没有门一样,直接从一边穿门而入。金丑急忙呼喊守门的役卒,守门者开门将他迎入,询问缘由。金丑来不及回答,急忙朝西奔去十几步,那两人都还在前面。来到巷子口,两人转头进去,金丑也跟着进到巷子中。那两人来到一道门前,少年说:“稍稍休息一下吗?”年老者说:“我回去了。”少年目送老者离去后,朝着那没开的门径直就穿进去了,也好像无门一样。而老者没走多远,来到一道门前,也径直从没开的门穿进去了。

  金丑大为惊骇,认为这两人不是鬼就是狐妖。急忙敲门,又往院子里瓦片石头。过了一会儿,四邻都被金丑惊醒。这时,那门里一个老者披着外衣开门出来,金丑细细端详,就是那个穿门而入的人的模样,就用镣铐捆在他的脖子上。老者的邻居询问缘由,金丑说:“这人是鬼狐。我暗中跟了他半宿,现在终于抓到了。”老者听了,说:“胡说八道,我一直在家中睡得好好的,说什么鬼话呢。”金丑说:“这里不远是否住着位面部稍有麻点的少年?”老者说:“没错。”金丑就说:“我这去把他抓来做个证。”于是去敲少年的门,少年一出来,金丑也把他捆起来,说:“这人也是个鬼狐。”于是,邻居们争相骂金丑:“这二人和我们一起住了有些年了,为什么要诬陷他俩是鬼狐,给他们带上镣铐?”金丑不顾乡里们的话,把那二人抓进了衙门,将当晚发生的事悉数告知县令。县令详细审问,两人说:“这是我们做的梦。我们那儿的邻居中有个无赖,到过年的时候突然得了大量钱财,而典当商某氏子失踪一案毫无头绪,官府追查得紧,那无赖离家逃走,因而梦中不觉谈说起此事。至于金捕快所说,与咱们做的梦确实相符,但是我们本人的确是睡在自己的床榻上。”县令点头认同他们的说法,就将两人放了,后来抓到那个无赖,他认了罪,案件最终得以平息,金丑因为破案有功得到了赏赐。

  柳崖子说:“有首诗里面说‘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即使深藏不动,水清照样看得真。】’又说‘勿易由言,耳属于垣。【君子不要讲话随便,随时有小人把耳朵贴在墙上。】’邻居做了有悖良心的事,做梦也会梦到,这也算隐秘了,但罪犯伏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也是造物主善意的安排罢了,更何况其根源是做坏事的人呢。”


11,鬼叉

  江南一带有种习俗叫“回煞”,其实就是北方所说的“出殃”。到了那天,全家都要离家避去,还要置备酒菜以供亡魂和鬼差享用,正门的梁上还要挂纸钱,用苇杆做成梯子,梯数要和回煞的日子相同,靠在门边。看到有摆这个的都不要进门去。有一天,一个到乡里催缴钱粮的差役来到一处乡下,大约一更多天的时候,这个差役实在是饿极了,还没找到吃饭的地方,这时,他看到有一户人家门前寂静无人,门上挂着纸钱,料想里面一定有饭菜,为何不进去饱餐一顿呢。于是大步进门,四下一点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只见正堂上竖着白色的蜡烛,堂中的桌子上摆放着极为丰盛的菜肴,连酒带茶都有。而桌子的上座设有一块亡灵牌位,傍边另有一空座,大概是用来款待鬼差的位子。那差役就蹲在一旁尽情吃喝了起来,一番酒足饭饱后,正半醉间,忽然看见一个老者,面目十分忧愁,伛偻着往前走,后面一个恶鬼,头有斗大,两只眼睛长在在额角,闪烁有光,三个鼻孔,嘴巴像鸟喙一样,浅蓝色的外肤,穿着铠甲,有两丈五六尺高,手上拿着一丈多长的叉,跟在老者后面进了门。那差役急忙躲进偏房,从门隙中窥看。只见老者在旁座坐下,而那鬼差坐在上座。老者吃了一点点,就低下头哭。而那个鬼差将叉子靠在墙边,大口吃喝起来,吃得啪嗒啪嗒地响,但那些菜肴看上去并没有动过的样子。吃了有一会儿,老者哀求鬼差希望准许自己去后院的房子里转一转看看,鬼差答应了,空着手就跟老者一起出了大堂。差役悄悄出来,看到鬼差靠在墙上的叉子,晶光闪闪极为漂亮,于是把它拿上又躲进了偏房中,关上门手拿着叉,拿一个小凳子靠着门,自己背对着坐下。过了一会儿,老者和鬼差回到了大堂,鬼差发现自己的叉子不见了,又察觉偏房中好似有声息,于是叱咤一声,屋梁上的灰尘都被震得直掉落,那鬼差伸出自己乌青的手使劲摇动偏房的门,感觉整座房子都在震动,窗子蔌蔌作响好似雷雨大作,四处伴随阵阵怪风,冰森入骨。差役担心无法抵御,于是静下心来念起《观音咒》。才念了一遍,那鬼竟然就退下了,怪风也稍许平息了下来。差役一住口,那鬼便立即上前,竟伸进了一只脚到偏房里,其拇指之大,如同莲藕一般,在凳子前晃荡。差役只感觉一股寒气从地下涌起,渐渐渗入小腿、大腿,几乎快要到了腰身,差役心中昏乱得不能自主。急忙又念起《观音咒》,鬼立刻缩回了脚,再次退去。忽然邻居房子里的鸡叫了起来,鬼长啸一声,只好带着老者离去。差役喘息了一会儿,拿上叉子开门离去,那叉子依旧是一丈多长,晶光闪闪。天渐渐明亮,而叉子就渐渐缩短,等到了太阳出来,不过只有寸多点了,叉子的头部其实是箔了一层金银,但十分精巧,差役便将之揣入荷包中。到了欠租的农户家里,那家的一家子正在得疟疾,看到差役来了,病似乎好了。便问差役:“您身上究竟有何宝物,我一家得的疟疾看了上百个医生都没有治好,为何一见您就好了?”差役心想:“我刚进门时,只觉荷包中那叉一声响动,难道是此物的功劳?”后来这件事远近都传遍了。得了疟疾的人,请就那个差役前去,差役一到,那叉子一响,得了疟疾的人没有不痊愈的。于是用酒食来酬谢他,差役一生都不再愁酒食了。

  柳崖子说:“鬼差大肆作威作福时,哪里知道它手中的叉子只有寸点小呢。天下间自己的本事小却喜欢四处大肆炫耀的人,都是和鬼叉是一类货色。但是居然能够治止疟鬼,竟然和秦蠏、杜诗有相同功效。”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