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诉江歌案的几点启示

有个学生和我聊天,话题就谈到这几天刘鑫诉江歌案,学生气的站了起来,原地转了几个圈,然后拍着桌子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人?!辅导员,你说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道德绑架江歌面对危险的是她,损人利己害朋友丢命的是她,事后漠不关心的是她,情感攻击江歌母亲的是她,法院判决结果都出来了,怎么她还可以这么正大光明的说自己没有错?甚至还有人支持她!难道这个世界不讲道理吗?
我相信很多同学应该都对这件事有所感受,这里,希望咱们同学冷静下来,我和你们从细节里做分析,谈感受:
第一,你受委屈时,往往也正说明你处于弱势,而如果方法不当,你的反击就会成为对方的把柄。
据现在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刘鑫上诉和自称是她的朋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的一个主要依据是:江歌母亲侵犯她的隐私,并引导网友对其实施网暴。
如果仅以法院证据来说,这一条是否成立?成立。但是,这个局面的前因是什么?是刘鑫自己造成的。
惨案如何发生我们就不谈了,就谈刘鑫在之后是如何对待江歌的母亲呢?网上的报道说,她逢年过节给早年离婚中年丧女的江歌母亲发信息:祝阖家欢乐;发信息问:血馄饨好吃吗?收到鸽子肉吗?发微博意有所指,大家的感受是她在指桑骂槐。
可是!江歌母亲起诉刘鑫的法律依据是:生命权纠纷。
为什么江歌母亲没有起诉刘鑫对其实施的精神攻击和语言攻击?毕竟,江歌母亲之前其实已经起诉过网上两位博主诽谤,并且胜诉。
江歌母亲对刘鑫的起诉很可能是因为未达到明确的立案标准。证据不足。毕竟刘鑫没有点名道姓的骂江歌母亲,正如很多同学也会在平时遭受过的一些委屈和不公,对恶意的感受和遭遇是真实的,却无从指证。
江歌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环境和刘鑫对比,属于弱者。所以刘鑫之前有恃无恐,而江歌母亲没有其他回应手段,不得已只能选择舆论维权。
可被动的选择,主动权其实并不在自己的手上。之前没法决定刘鑫的言行,之后也没法决定网友的言行。而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一定要保持冷静和克制,因为大家以江歌母亲为名而针对刘鑫的每一个行为,都需要江歌的妈妈负责。
选择舆论,就是把双刃剑,江歌母亲没法隐晦内涵的表达事件,所以,她每一句清晰明确的陈述,都成了如今刘鑫摆上堂的证据——你们看,就是江歌的言论,导致了大家对我持续不断的网暴。(之前谈到的两位博主的诽谤,不是刘鑫发起的,至少没有公开的直接关联的法律证据。)
这就是弱者的话语权困境。
第二,大家现在或许能接受不完美的受害者,但不能接受受害者的不完美自救行为。
为什么会有一部分人现在表达对江歌妈妈反感?甚至有人说自己是原本支持江歌妈妈,但现在不支持了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江歌妈妈后来在网上带货这件事。
或许,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一个受害者可以不完美。但是,很多人仍然不能接受,一个受害者的不完美自救行为。那些反对者怎么说的呢:我能接受江歌妈妈赚大钱,但不接受她在网上带货的行为,她跑偏了,她这是借着女儿的惨死炒作自己,发大财。
其实很多人的内心都是对这种行为有排斥感受的,我置换一个场景,你感受一下:假如有一天出了一个富豪排行榜,江歌的母亲因为带货上了这个富豪榜单,你会不会认同?我问过很多学生,他们告诉我,第一反应是内心会出现一丝嫉妒。
实际上绝大部分人没法代入当事人,而只是代入观众。观众要的是什么?爽文。
我们都渴望看到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好坏分明的人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成人童话结局,哪怕没有报应,那也是“时候未到”。大家期待江歌的妈妈通过这件事完成一个升华,成为先锋者,成为语境代言人,在痛苦中涅槃重生,凭自己的力量,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默默成长,然后,有一天华丽归来,完成复仇。或者,江歌的母亲应该一直以乞讨正义的弱者形象,乞讨她今后的人生。
你可以偷偷变优秀,但是如果“我”,成了你的机会,甚至你后来还超越了“我”,那“我”会感觉不爽。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一部分开始质疑江歌母亲卖惨,或者说她忘恩负义。
而这里,我也希望咱们同学能够宽容,也许有一天,你的身边也会出现一个这样一个人,在绝境中你同情ta给予帮助,请注意,这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选择,而对方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提供帮助时,我们无意求予回报,也无权因我们的帮助,而干涉评价他人的人生。
第三,亲密关系会成为左右三观的重要因素。
假如,你是刘鑫的朋友,你现在会怎么办?不要赌气说“刘鑫这种人怎么会有朋友”,江歌就曾经是她的朋友,不要因为我们只看到一个人的恶,而判定ta不存在好。
有句俗语“坏人也有三个朋友”。你再讨厌的人,也会有朋友吧。
我再举一个对学生而言不恰当的例子,但很易理解:如果你从小到大的好朋友,谈恋爱的时候脚踏两只船,而且还骗对方钱甚至伤害对方,你一直知道,你会怎么办?后来事情白鹭,对方找上门来和你的朋友评理,你会怎么办?如果对方带人上来揍你的朋友呢?
第一步,你大概率是不作为,第二步,你大概率是不评价不发声,第三步呢?
很多现实的例子是挺身而出,理由是“ta是有错,但你打ta那就是你错”。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为亲密关系站队,毕竟“是我的朋友”。
这就是刘鑫身边的朋友为什么会“挺身而出”。但是假如这个朋友是江歌的朋友,是刚才例子里受害者的朋友,你又会怎么做?
所以,我们的三观真的是坚定且稳定的吗?
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你的朋友,是会影响你的三观的,因此,我建议,一是谨慎择友,二是当你现在有所意识,对待朋友的行为,也请客观理智,不要自我情感绑架。
至于很多人问,刘鑫不知道自己错了吗?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被发现的时候,谁会承认自己错了?很多人说,我不一样,因为我想好/其他人也作弊/卷子太难/考不过会被开除……给自己的行为找合理化动机,乃是人性,异化自己的错误行为。也因此,我觉得刘鑫内心一直是有明确的答案,无论她是否承人。所以,她才如此强烈的不断的说明自己,想要强调自己行为的异化。
写了这么多,进行了表面的简单的分析,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也希望你能接受我接下来的建议:
不要以放弃善良来威胁世界,世界的变好,是需要好人越来越多。
遇到困难和委屈,更要专注提升自己,自己强大,是索要正义的最好方式。
呼吁公平,有两种办法,一是不断发声,期待他人行为;二是自己行动,创造内心所期待的公平。我希望你可以和我一样选择后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性。
请坚信,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