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得分低?来一场紧急救援,定哥“手把手”教你选择题!

大家中午好呀!占据总分半壁江山的小题,你还选不对?考试时有着“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块就不知道是谁了”的困惑?复习没有信心,答题更没有信心,陷入低分的恶性循环?不用担心,我们来一场紧急救援!本期第一份“救援包”已经到达战场!
先说根本原则:“方法+练习”,大道至简,就是这么简单。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归纳四种选择题类型,带你一次学懂练会!
一、图画类
【题型特点】
材料来源:文物图、人物形象、漫画、新闻图片、地图等。
考查能力:考查对图片的审读、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
命题特点:图片形式新颖、鲜活、贴近生活、现实感强。
【解题技巧】
1.“四审”图片:一审图片反映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答题方向;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间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及反映出的主题。
2.“三判”选项:一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二是判定各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是判定各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准确理解图片的隐含意义。对漫画要准确判定主题寓意,能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要素的构成等,准确解读所含的真实信息。
【1000题好题精选】《纲要上》P50-第3题
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答案】B
【1000题精品解析】通过对比题干中两幅示意图,“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市”以外的商业区域明显增多,说明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市”的限制,坊市功能界限日趋被打破,故选B项;对比题干中提供的“安史之乱”前和“安史之乱”后的示意图上的经营行业种类,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排除A项;根据“安史之乱”后的示意图可知,“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活动区域明显增加,交易活动没有完全限制在“市”内,说明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有所放松,排除C项;题干中的示意图仅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区域增多,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官府设坊和市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
二、图表分析类
【题型特点】
材料来源:以图表、坐标轴、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为背景。
考查能力:考查对动态特征(变化特征)、数据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联系、相关性)、数据成因(形成数据特点、数据关系的成因)等的分析理解能力。
命题特点:此类题一般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考查事件原因、结论和特征等,可以对学科综合考查。
【解题技巧】
1.“审”:即审清设问规定,明确取舍要求,抓住重点,把握题目所规定的答题方向。
2.“判”:即判别数、线变化趋势,确定信息内容,通过图表材料呈现出的数字或曲线的变化,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判读图表标题所表达的变化内容,判读横向与纵向的变化关系,判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3.“提”:即提取图表中的有效信息及核心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题目要求,从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中探寻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
【1000题好题精选】《纲要上》P65-第3题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1000题精品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看完这里感受如何?是不是没那么迷糊了?认真了解题型的考点,再好好研究定哥精编的1000题,小题不是难题!

三、因果关系类
【题型特点】
本题型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既能考查知识的记忆,又能考查知识之间的联系。
【解题技巧】
1.探因、寻果直选法:“探因”就是由结果探求原因,题干为结果,要求在题肢中探求原因;“寻果”就是由原因寻求结果,题干是原因,要求在题肢中寻求结果。
2.因果优选法:根据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可运用如下口诀进行选择: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选直接原因,外因、内因选内因,根本原因、一般原因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选主要原因。
3.因果排除法:一是排除因果倒置的题肢,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结果寻找原因题肢,排除结果题肢;根据原因寻找结果题肢,排除原因题肢。二是排除与题干不存在因果关系的题肢。
【1000题好题精选】《纲要下》P88-第14题
在19世纪末的德国财税学家瓦格纳看来,赋税就是“满足财政必要的同时,纠正国民收人的分配及国民财富分配,以矫正个人所得与消费”;20 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贝弗里奇则进一步主张由国家代替传统家庭来直接承担非劳动人口的赡养责任。这些理论的实践导致( )
A.英国与德国的贸易矛盾激化
B.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二战”后建立起“福利国家”
D.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一时
【答案】C
【1000题精品解析】材料中德国与英国学者提出了关于国内社会财富分配及社会福利的内容,与对外贸易无关,因而材料中理论不会导致英德贸易矛盾激化,故A 项错误;材料中德国学者要求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供求关系,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B错误;德国学者要求政府利用赋税政策调解社会财富再分配,英国学者要求政府承担社会福利,这推动二战后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中英、德学者要求发展国家干预的国家垄资本主义,非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而D项中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指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四、分析评价类
【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主要是通过材料的形式,要求考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评判和评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解题技巧】
1.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的历史背景,熟知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及其阶级属性,注意历史材料所反映的阶段特征。
2.试题一般有“说明”“反映”“表明”等提示语。
【1000题好题精选】《纲要下》P21-第22题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安理会则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大国间的一致应成为采取行动的必要条件。这表明联合国( )
A.是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B.变成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C.具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强权色彩
D.处理国际事务更具可操作性
【答案】D
【1000题精品解析】据材料“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可知相比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效率更高,更能有效保护弱小国家的利益,避免弱小国家沦为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故选D项;国联不具有强制性,排除A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的中心依然在欧洲,排除B项;“大国一致”可以有效防止弱小国家沦为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排除C项。
如果大家需要这种“精讲带练”的形式,欢迎点赞转发~我们会出更多的题型来帮助大家弄明白选择题!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