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搭便车效应,人性弱点

2023-09-16 16:54 作者:灵遁者国学  | 我要投稿

导读:拼多多能成功,就是把人性研究清楚了,占便宜心理人都有

搭便车效应(坐享其成)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教授Mancur Olson (1932-1998) 于1965年发表的《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首次提出。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而且“搭便车”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而且缩小规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我国改革开放后,把土地让农民自己耕种,脱离“农业社”,就是积极调动了每家每户的劳动积极性,使得经济迅速腾飞。


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对于合作学习评价的“平均主义”,即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采取消极应对的办法。 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却容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搭便车”现象。


案例:懒人村里住着很多人家,门口的马路常年失修,一到下雨泥泞不堪,但是大家都不愿自己掏钱去修,刚买新车回村的嘟嘟实在不堪忍受,自己一人把路给修了,于是,整个村子都有了整洁的路走,村里啥也没贡献的那些懒人们顺利“搭便车了”。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书籍《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为灵遁者科普四部曲之一,其他三本为《变化》,《见微知著》,《重构世界》。


搭便车效应,人性弱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