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第二十三章环境描写分析
正如茅盾所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可见环境和人物不可分割,在小说中,环境描写更是其艺术描写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品《简.爱》中就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其中以自然环境描写居多。
在《简.爱》第二十三章中有这样的描写:“明媚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太阳如此灿烂……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白天已将它炽热的火燃尽,露水清凉地降落在喘息的平原和烤焦的山顶上……”这些大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仲夏”等描写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干草收割等景象则从侧面表现了简爱生活时期的时代特征。
“东方有它自己的悦目的湛蓝的美,还有它自己的谦逊的宝石,一颗徐徐升起的孤独的星……”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环境描写字里行间充满着独特的诗意氛围,此时的景就不仅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其本身就具有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除了有独立的美学意味,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意义更多的体现在人物与情节的结合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简.爱眼中的景,也充溢着她心中的情。这一章中的景物描写主要反映了简爱回到桑菲尔德庄园轻松愉悦的心情和沉浸在与罗切斯特恋爱中的美好心境,一扫简爱在舅舅家和雷沃德学校生活的阴郁与压抑感。
同时《简.爱》中的环境描写不像巴尔扎克宏大集中的描述,而是巧妙穿插在情节中,如“庭院里再没有哪个角落比这儿更隐蔽,更像伊甸园……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篱笆……我觉得我仿佛可以永远在这树荫下徘徊下去”“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实正在成熟的树木。”就这样环境与情节发展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景物衬托情节,由此推动了简爱见到恋人罗切斯特先生这一情节的发展。从描写方式来看,作者采用的是叙述风格即从参与者角度做动态的描写,这样清新可人的环境正适合一对情侣喁喁细语,果然罗切斯特带着简爱熟悉的雪茄烟的味道不约而至:“我从通灌木丛的小门走去,却看见罗切斯特先生正在走进来。”这种方式便于情节的展开,对于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人物心情有重大作用。
以《简爱》为例,可见小说的环境描写虽不具有独立意义,但对于小说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