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务员考试申论基础精讲第5轮 第三讲归纳题怎么答

2022-04-08 11:46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4月8日和9日|晚七点半直播讲解公务员考试申论基础精讲第5轮 第三讲 归纳题怎么答


此轮侧重多省市联考,第一讲申论考试逻辑与概括题怎么答,申论考试逻辑和出题思路,第二讲概括题怎么答,


同时,结合批改班同学的反馈,对理论内容的表述作了增补和微调,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


归纳即分类


也就是说,你要把概括出来的资料,进一步按照其彼此差异做分类。


比如,中国人可以按照地域不同,分为南方人,北方人;猫可以按照体型大小不同,分为大型猫科动物和小型猫科动物。


这种对具有共性的一大类信息做细分的技术,才是归纳,同时,这也是归纳的技术难点,它需要你对资料有更为深入精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根据批改班的反馈,很多同学


并不理解什么是归纳,也就不要说准确复习了


比如2021年浙江省考公务员申论A类真题 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20分)


你可以测试一下自己,「概括」做法和「归纳」做法,有没有区别?如果没有,这道题可不可以改为「概括」做法?


如果有区别,区别是什么?这种区别在答题技术上会导致具体的不同?


如果你分不清的话,说明对于「概括」和「归纳」并没有准确理解,在批改班我发现同学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很多同学作答的是概括,也就是说,仅仅完成了概括要点这个步骤,完全没有进一步归纳,把具体措施按照「作用」的不同予以分类。


更难的是,通常情况下


归纳的答题要求不明确


区别于概括,很多归纳题并不给直接给你归纳标准,仍以浙江题为例,

(一)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20分)


这里


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


是「概括」标准,不是「归纳」标准,也就是说,你按照题目要求做题,只是「概括」具体措施,但是不是「归纳」


这道题的「归纳」标准是措施「效果作用」不同,但出题人只字未提,你需要自己理解。


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很多时候如果要点能让你一眼看出来的话,要么你是天才,要么你看到的根本就不是要点。


采用各种方式来


甚至有些题你都意识不到归纳的存在,但归纳却又是核心考点,比如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题 莱康村先进典型推荐材料


(五)近期,S省开展乡村治理先进典型评选工作。M市打算推荐莱康村参加评选,如果你是该市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5”写一份莱康村参评的推荐材料。(30分)


就是典型。


资料要点非常明确,甚至已经到了简单原文照抄,要点都不会错的地步,但很多同学仍然无法考出高分,为什么?


因为这类题的难点在「归纳」,具体对于这道题而言,你要按照性质不同对莱康村的各方面成绩做分类,即「组织领导」,「村民自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三方面成绩。


而且,这个「归纳」标准,出题人直接给你了,但是很多同学没有看到,更没有看懂,导致文章要点都在,却得不到高分。


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希望我能帮你早日突破这一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基础精讲第5轮 第三讲归纳题怎么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