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座战机上的2人都能控制飞机飞行吗?


一般来说,飞机相对于人体,是体量比较大的飞行工具,特别是拉人拉货的大型飞机。早年飞机的操纵,都是需要钢丝和滑轮系统传递飞行员四肢的拉力或者推力,才能操纵飞机的各个活动气动面,保证飞机正常飞行。随着飞机造的越来越大,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仅仅靠直接传递人的拉力或者推力,已经很难准确及时的操纵各气动面。于是发明了机械或者液压助力系统。但是仅仅靠一名飞行员,仍然很难驾驶大飞机。这样很多大型飞机在起降时,就需要至少两名飞行员才能有足够的气力和注意力的分配才能更好的操纵大飞机起降。有些型号,比如安225这种超级大飞机,在起飞时甚至需要3到4个人合作才能完成起飞程序。不过随着电子飞控系统的发明的广泛应用。操纵大飞机起降已经不再是一个体力活。一般情况下,仅仅需要一名驾驶员就可以完全操控飞机。但是出于安全或者备份考虑,一般的当代民航机,左右两边都可以操控飞机。有双套操作系统。
现代民航机一般是两名飞行员并列双坐,一般左边的是机长,右边是副驾驶,都有一套驾驶杆、脚蹬、油门,两者可以共用部分仪表。这样可以实现驾驶双备份。而现代战斗机为了适应不同任务要求而设计成单座或双座机型。轻型战机由于主要用于单一的空战任务,大都采用单座。而现代的重型战斗机或攻击机一般都采用双座,这是因为重型战机同时肩负对空、对地的双重战斗任务,飞行员不仅要完成飞行控制,还要对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实施攻击。双座战机因为多一个人,就能负担更多任务,因此双座战斗机可以遂行一些单座战斗机无法执行及难以独自执行的任务,譬如空中指挥、电磁压制、制导武器投射等。双座的战斗机,也有并列双座和串列双座的区分。并列双座,就是驾驶员的位置和民用客机差不多,整个座舱比较宽大。而串列双座目前出现的更多。

串列双座可以减小飞机机头迎风面,大大减少风阻和油耗。但是没有并列双座那么方便2名驾驶员直接交流。在并列座舱中,飞行员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在高负荷工作中可以更好地互相理解,能充分沟通,反应时间也更快。典型的并列双座战斗轰炸机如苏34,他的飞行员在驾驶舱左侧,武器系统操作员WSO在右侧,但两人都有一套驾驶杆和油门,都能控制飞机飞行。美国的A6攻击机座舱内两名乘员则是交错并列,飞行员比领航员、投弹手靠前数英寸,但是只有飞行员一人能够控制飞行。当今的大量教练机,普遍都是串列双座型,还有部分由单座基础型战斗机发展而来的双座战斗机,都是前座学员、后座教练的模式。这类飞机都有两套操作系统,前后都有操纵杆、油门和脚蹬。而且后座飞行员一般座舱和座位加高,可以提供较好的视野。由于后座是教练员,因此在操作权限上,后座高于前座。后座可以不经过前座同意,一遇到突发情况就直接接管飞机的操纵,避免出现事故。随着现代战机功能的广泛拓展,各种操控日趋复杂,双座型战机前后座舱的分工更加精细明确,很多战机的后舱已经取消了操纵杆、油门等,也就是说后舱无法再开飞机。比如,F/A-18"大黄蜂"的部分型号,F-14“雄猫”、日本F-2,狂风的部分版本等。

都是只能前座操纵飞机。不过普通的串列双座的战斗机,前后都能驾驶的占多数。既可以单人驾驶、也可以由双人联合操纵。实际使用中,操控飞机仍以前舱为主。这样可以让前舱驾驶员集中精力做好飞行控制和对空任务,后座则专职负责对地打击,从而提高武器装备的效能,增强战机的打击和生存能力。老飞豹被认为是只能前座操纵,但是到了飞豹A更换为前后都可以操纵飞机,但是后座的视野不是很好,其余的国产双座战机,基本两人都可以操纵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