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呓语偏言丨天真不好吗?

2023-08-11 10:33 作者:火闌人  | 我要投稿

阿度释义天真: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心地单纯,性情真诚,没有任何做作和虚伪;真正的天真不易被虚假的表象迷惑,并非不成熟的代名词,而是洗尽铅华,经历风雨后依然保持天真的品性。


我认为成年人的天真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向往,儿童的天真大多是无知。


在一个发展不充分,用尽大半生命为生计奔波的社会环境里几乎容不得成人天真。那一个个努力活下去,被西方世界中心选择无视,连剥削都轮不到头上,几近没有任何发展机会的第三世界人民,在天空下努力延续微小可能,连希望都称不上,甚至不被所谓世界主流的西方先进文明视作人——我相信无论何种境地依旧会有纯粹的精神向往,但谁又会在意虫子想什么?碍事的话恨不得踩死。


在家境优渥或社会富足以外环境下,诞生的成人天真更加难能可贵,他们拥有真正珍贵且独立的人格。如果将人用圆表示,从边缘延伸一条线视作一种能力、一个机会,多数人在发展不完全的社会里,社会人际关系这项将很长很长,并深刻关联此人一切,其他技能线即便超过人际关系也很难太长,这是客观生产力低下导致。古代流传下来的著作,多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创作,所谓寒门也并非贫民阶级,而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庶族,这也是出现社会分工后必然的发展规律。社会性是人类长脑子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低效、重复、占据大量时间非必要的人际关系只会成为负担,理应用先进制度、法律、规则等取代空转消耗资源的中间过程。教育、医疗、生产力等诸多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有余力生活后必然需要精神满足,当线够多够长后也必然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富足的西方世界只占全球12%人口,他们有意塑造一群无知形象、一群精英形象、一群美丽形象、一群聪明形象……西方世界消耗全球资源生产总量的50%,他们可以有无知、可以有精英、可以有美丽、可以有聪明……而我们却只能在各种各样现实矛盾中苦苦挣扎,聪明人便成为大多数。


假如大街小巷遍布理念相近的聪明人,必然非常无聊。纯粹的精神一定有所向往,也许永远达不到,但奔赴的过程便足够幸福。成年人的天真是一份自我坚守,并明确我不知道什么不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想要什么。社会染缸中的聪明人常常将无知和天真画等号并自美其名曰聪明人——为什么呢?因为地球文明整体发展水平不足以让所有成人保持天真,这是孩子的特权。不天真的成年人满大街都是,因为有太多不需要创造力的重复劳动需要人来做。人之所以为人必定有不同之处,即便是自诩万物之灵的傲慢,也是人与物与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我们知道那是傲慢,而非实质。


个体投进名为生活的大染缸里,在无数外物环境影响下成为此刻自我。任何人都有局限性,而天才和伟人善于学习或者说习惯接受新知并融入已有知识体系当中,创造新东西或形成新思想;任何人都有天才之处,多数人只是在发掘前被污染了。与其探究人心之异、人性之恶、人性之善,我认为人性为何如此才更重要,人性一成不变吗?结合前述,个体的成长与身处环境息息相关,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人性老祖宗的观察十分透彻,适者生存同理,而非强者生存,我认为只有适应环境活下来才能进行强弱之别的价值判断,而非客观判断,或者说这种判断本身就是人类的傲慢,宇宙自然不会给人类上价值,只有我们会想好坏、对错。


迅哥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自然环境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处于两个极端:涉及到根本利益冲突的资源分配和气候变化。人类组成的社会关系中,有意忽视自然环境影响后,个体差异就会凸显,人与人形成对立甚至到无法沟通地步,促成的社会现象在西方世界异常明显。地球可以容纳下聪明人和天真者组成的多数人民,如果不行一定是环境问题让两者无法沟通,二者缺一不可息息相关,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生存下去,如果旧环境有问题,那么需要创造新环境,隔靴搔痒怨天尤人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


如果有机会,没人主动选择愚蠢。无数跃动的光线让眼睛和大脑看清世界,但理解所见一切没那么简单。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圆融世界,还是在无数可能中找寻独属于自己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选择,只要意识清醒身体健康每时每刻都有机会,至少不要放弃选择的机会,就像人类文明不可能在地球摇篮度过一生,除非灭亡。天真是天真者的座右铭,无知是愚蠢者的挡箭牌。我愿一切向好。


这些想法是很久前与异性尬聊谈到的,对方大概认为是贬义。起初仅想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进一步的精神向往,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并狠狠批判一下,但想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该思考更实质的方面——从多数到少数从少数到多数,社会问题、人的问题,依然是切蛋糕问题。


喋喋不休的重复改变不了任何,学习、实践然后创造才有机会改变——赤旗尚未插遍全球,同志们仍需努力。

呓语偏言丨天真不好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