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调查研究:蛰居的日本人,自闭的日本国

2019-08-09 23:21 作者:太宇可斯  | 我要投稿

引用文献: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18(05):47-58+95-96.

网络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8&filename=QNYJ201805006&v=MTk5ODc0SDluTXFvOUZZb1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PZmIrZHNGeS9oVmJ6Tk5DUFNaTEc=

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以来, 尤其是2000年前后蛰居问题社会化之初, 关于蛰居者的人数, 社会上流传着几万、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等不同的说法, 可谓众说纷纭。因蛰居者社会行为丧失及问题自身的隐蔽性、私密性和敏感性等特征, 很难准确地把握蛰居的现状。目前, 日本政府主导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蛰居实态调查主要有厚生劳动科学研究团体开展的“关于精神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简称“WMH-J调查”) (1) 和日本内阁府的抽样调查。

(一) 关于精神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2-2006年, 作为世界精神卫生 (world mental health, 缩写为WMH) 调查 (2) 的组成部分, 日本开展了WMH-J调查。与其他国家的调查不同, 日本的调查项目中追加了对蛰居的调查。WMH-J调查使用的蛰居概念以人际关系的缺失为标准, 即不去工作或上学, 且与家人以外的人基本上没有交流, 持续6个月以上闭居在家的状态, 包括偶尔外出购物的情况。此次调查持续4年 (2002-2005年) , 通过面试随机抽取1660名年龄为20-49岁的人, 询问其是否有蛰居经历。另外, 向4134名全体调查对象, 询问其目前是否有蛰居状态的孩子。调查结果显示, 曾有过蛰居经历的人为19人, 所占比率为1.14%。开始蛰居时的平均年龄为23.6岁, 平均蛰居时间为11.8个月。4134名调查对象中, 回答有蛰居状态孩子的有23人, 蛰居者的平均年龄为28.8岁。如果以家庭为单位考虑, 意味着在4134户家庭中有23户家庭存在蛰居者, 所占比率为0.56%。由此推测出, 2003年 (该年日本的家庭总数为4580万户) , 全国有蛰居状态孩子的家庭约有26万户 (4580万户家庭中的0.56%) (小山明日香, 2007:120-121) 。上述调查结果意味着, 大约每180个家庭中, 就有1个家庭存在蛰居者。

WMH-J调查是最早的蛰居实况调查,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信赖性的蛰居现状调查。2010年,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新指针”也使用了上述数据。并根据0.5%存在蛰居状态孩子的家庭比率, 推测出2006年3月底 (此时的家庭总数为51102005) , 有蛰居状态孩子的家庭数为255510户 (齊藤万比古, 2010) 。也就是说, 2006年日本约有26万个家庭中存在处于蛰居状态的孩子。

(二) 日本内阁府的抽样调查

日本内阁府于2010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国性蛰居实况调查。2010年, 日本内阁府委托“社团法人新信息中心”开展了“关于年轻人意识调查 (蛰居的实况调查) ”的全国性调查。 (3) 同年7月公布了《关于年轻人意识调查 (蛰居的实况调查) 报告书》。此次调查将对象细分为蛰居群、蛰居亲和群和一般群。所谓蛰居群就是已经处于蛰居状态的人群, 包括狭义蛰居者和准蛰居者。调查结果显示:狭义蛰居者和准蛰居者所占比率分别为0.61%、1.19%, 即在日本总务省2009年推算的3880万15-39岁人口中, 狭义蛰居者、准蛰居者的人数分别为23.6万人和46.0万人。广义蛰居者为狭义蛰居者和准蛰居者之和, 即69.6万人 (所占比率为1.79%) 。所谓蛰居亲和群, 简单来说就是理解蛰居者或自己也有蛰居想法和倾向, 但未进入蛰居状态的人, 其推算数约为155万人 (内閣府政策統括官, 2010) 。可见, 日本青少年蛰居现状已十分严峻, 蛰居群已多达约70万人, 更令人担心的是, 作为“后备军”的蛰居亲和群规模更为庞大。并且, 因抽样调查的局限性, 实际数字可能还会更高。

2015年, 日本内阁府开展了“关于年轻人生活”的全国性调查。 (1) 其结果为:狭义蛰居者和准蛰居者所占比率分别为0.51%和1.06%。根据2015年日本总务省推算的15-39岁人口总数 (该年龄段人口总数为3445万人) 推测, 这一人群中, 狭义蛰居者、准蛰居者的人数分别为17.6万人和36.5万人。广义蛰居者为狭义蛰居者和准蛰居者之和, 即54.1万人 (占该人群的比率为1.57%) (内閣府政策統括官, 2016) 。与2010年调查得出的69.6万蛰居者相比, 蛰居人数减少了15.5万人。此外, 这次调查对因精神分裂症而蛰居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约为2.2万人) , 如果加上这部分人, 蛰居者的推算值达到了56.3万人 (内閣府政策統括官, 2016) 。

2015年调查的可信度受到质疑。一是认为此次调查之所以会出现蛰居人数的减少, 与调查对象的设定有关。2010年的调查中, 30多岁的蛰居者已占很大的比率。而此次调查却将这些已经超过40岁的蛰居者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 (2) 二是主妇、主夫等专门从事家务和育儿的人被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 而这部分人中也可能存在蛰居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20-24岁的蛰居者人数比6年前增多了约13%, 所占比率高达34.7% (内閣府政策統括官, 2016) 。这说明5年来, 出现了很多新的蛰居者。由此推测, 在原有蛰居者未大量回归社会的情况下, 蛰居人数不会大幅度下降。因此, 并不能轻易断言青少年蛰居人数在减少。

对比WMH-J调查和内阁府的调查, 2010年内阁府调查中狭义蛰居者的人数约为23.6万人, 这与WMH-J调查推算出的约26万户家庭存在蛰居者的数字大体相当。不过, 井出草平认为, 内阁府以“外出的有无”作为判定蛰居者的标准, 容易将蛰居问题扩大化。比如有可能将“有工作, 但私底下不怎么和他人交往, 平时在家”的人也计算在蛰居者中。因此, 井出草平认为以“人际关系的有无”作为判定标准的WMH-J调查更为准确 (井出草平, 2012:16) 。笔者认为, 无论是WMH-J的调查, 还是内阁府的调查, 因判定标准不同, 推测出的蛰居人数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毋庸置疑的是, 日本的蛰居者已高达数十万人, 其严重性已不容忽视。

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18(05):47-58+95-96.

[1]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18(03):116-122.

[2]师艳荣.日本社会转型与青少年蛰居问题的演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6,30(01):36-46.

[3]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02):11-15.

[4]师艳荣.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02):70-76.

蛰居族:https://baike.so.com/doc/985568-1041820.html

人处于狭小空间,不出社会、不上学、不上班,自我封闭地生活。此词源于日本,原文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笼もり"(罗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笼もる"(Komoru)两部分组成,按字面解释分别为"退隐、抽离"和"隐蔽、社会退缩"。

日本内阁府对蛰居族的定义是几乎不走出自家和自己房间以及除满足爱好等以外不外出的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

日本政府2019年6月18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2019年度《儿童与青年白皮书》。其中首次推出了在家闭门不出超过半年的"蛰居族"专题。

在日本,据称蛰居族人数超过100万,蛰居族中最高的蛰居纪录长达15年。这群被学者称为"失踪了的100万人口"的蛰居族占日本总人口的1%,其中80%是男性。对于他们,日本的学者分析认为,男人在社会上的压力太大,扛不住了,就采取了逃避手段。这类蛰居族的代表口号是"让压力见鬼去吧,我不喜欢它,我就是失败,这(蛰居)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2019年度《儿童与青年白皮书》公布,日本40-64岁的蛰居族在日本全国范围估计有61.3万人。


日本调查研究:蛰居的日本人,自闭的日本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