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制药IPO冲刺科创板:开启艾滋病药物研发创仿并进的新阶段
艾滋病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目前无法根治,需长期依靠药物抑制病情发展。2023年7月13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一份题为“终结艾滋病之路”新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有3900万艾滋病感染者;2980万人正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30万新艾滋病感染者;63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根据IQVIA数据显示,我国HIV实际感染人数、HIV发病确诊人数、HIV发病治疗人数持续增长,目前HIV发病确诊超过100万人。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艾滋病2021年报告发病数60,154例,死亡人数19,623人,占当年全部种类传染病死亡人数的88.40%。全球及我国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国家持续推进,也需要国内优质仿制药企业的扩张与发展也对社会防治HIV,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贝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克制药”)是一家专注于治疗艾滋病、乙肝等抗病毒药物领域的化学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贝克制药递交招股书申报科创板,目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进程中。通过贝克制药IPO招股书了解,“公司聚焦艾滋、乙肝、新冠等国家重大疾病抗病毒药物领域需求,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疾病治疗、科创发展为己任,力争成为艾滋病治疗等抗病毒领域国际化龙头制药企业”。体现出贝克制药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且富有社会责任感。
11种获批药物纳入世卫组织艾滋病治疗指南一线治疗方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艾滋病类制剂产品中,贝克制药已获批药物共10种,分别为单方制剂依非韦伦片(0.6g)、齐多夫定片(0.1g、0.3g两个规格)、拉米夫定片(0.15g、0.3g两个规格)、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0.3g)和奈韦拉平片(0.2g),以及复方制剂齐多拉米双夫定片、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根据首轮问询回复显示,2023年5月24日,贝克制药依非韦伦片(0.2g)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并通过一致性评价。截至发文日,贝克制药已获批艾滋病类制剂产品共11种,均被列入世卫组织艾滋病治疗指南一线治疗方案和中国艾滋病免费治疗手册。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末,贝克制药在审艾滋类制剂产品3个,分别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0.2g/0.05g)、依非韦伦片(0.2g)和利托那韦片(0.1g)。截至2023年5月末,依非韦伦片(0.2g、0.6g两个规格)均已获得一致性评价批件,后续可参与国家疾控中心招标,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在招标中具有较大优势。依非韦伦片(0.2g、0.6g两个规格)目前为国家疾控中心第一大采购品种,2022年招标金额约65,980.6万元。
在研管线齐全,助力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
根据首轮问询回复显示,目前,公司在研管线已布局在研药物共21个,其中仿制药15个(含一致性评价和在申报注册药品),Ⅰ类新药5个,Ⅱ类新药1个。其中,在审艾滋病产品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为疾控中心采购金额第二大品种,2022年国家疾控中心集采金额为6.12亿元。鉴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18.4.3)明确“在按规定向艾滋病、结核病患者提供药物时,优先采购使用仿制药”,贝克制药相关产品注册成功后将参与政府采购,具有增长空间。
此外,公司还布局了单方制剂硫酸阿巴卡韦片、多替拉韦钠片,三联复方鸡尾酒制剂多替阿巴拉米片和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等仿制药研发,以及5款创新药研发。贝克制药获批及在研艾滋病药物基本覆盖WHO一线或二线、国家疾控中心采购的主要用药。其中,贝克制药在研三联复方鸡尾酒制剂——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片(400mg/300mg/300mg)、多替阿巴拉米片可减少患者的药片负担,进而提高患者依从性。贝克制药在研的多款创新药未来拟开发成低剂量低毒性长效艾滋病治疗用药,符合未来贝克制药艾滋病治疗用药的发展方向。
医药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政策东风频吹,国内医药制造、医药产业有望进入到发展快速的阶段。从市场份额、投资环境、制造技术等方面来看,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潜力巨大,未来空间巨大。不难看出,上述背景将为贝克制药IPO上市之旅注入了强有力的定心剂,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