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版出书|金锡兴《被流放的特种兵》:看中国空降兵的从弱到强

2021-01-21 17:05 作者:华版出书  | 我要投稿

这是一部由空降兵战士撰写的传记文学作品。用作者的亲历亲为,记录了中国空降兵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忠于祖国、忠于党,勇挑重担、不怕牺牲的一个侧面。既有和平年代中的魔鬼式军事训练,又有像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一样,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战斗故事。展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追求人生真谛,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高尚风格。

作者自序

如烟花绽放般绚烂,又如烟花绽放后长长的寂寥,却又久久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这是我,共和国最早一代空降兵——七年军旅生涯和之后半个世纪生活的写照。

这本书记录的就是我的故事。

之所以会写出来,是受了在报社当编辑的儿媳的鼓励。

偶尔,她听到我给孙子讲我在部队的故事。她说:“爸爸,你的故事一点都不亚于电视剧。而且,你应该算是新中国最早一代特种兵。那时候,斗争形势比现在复杂,所以,你的故事应该更好看。”

我心动了。我已年过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再不动手写点什么,或许就真的“往事如烟”了。

其实,那个时候还不叫特种兵。但我们承担的,实实在在是特种兵的工作。

20世纪的六十年代,在历史上是被称作“冷战时期”的。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却接连不断。

我在一支空降兵部队服役,空降兵属于应急机动部队。作为一名合格的空降兵战士,应该具备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在关键时刻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1964年,在空降兵部队的大练兵、大比武中,我夺得了“单兵总分”的第一名,成了当时空降兵部队中的“状元”。

我在这次大练兵、大比武中的最大收获,是让空降兵部队的首长,记住了我的名字。

在随后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之中,空降兵部队的首长,总会在第一时间就想起我。这就让我有了“哪里最需要,就最先奔向那里”的机会。

于是,我的身上就积累了不少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

1969年,我离开空降兵部队之后,就曾经有过要把这些成长经历和战斗故事写下来的设想。但是,两次动笔,两次都半途而废。

直至2008年暮春。

2005年年底和2007年初春,我的妻子和大儿子先后患病离世。在连续失去两位亲人的巨大打击下,我悲痛欲绝,万念俱灰。

有一天,我恍恍惚惚地来到西湖的西边,沿着一条不知名的黄沙路往西走,一直往西走。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我找了间最简陋、最廉价的房子,住了下来。创作的冲动,突然就迸发了。

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内,尽管没有人听到过我的哭声,我却从早到晚,每天以泪洗面;尽管没有人听到过我的倾诉,我却一直夜以继日,奋笔疾书。我在用文字对着青山、对着泉水、对着我自己,倾情诉说。

在“龙井问茶”的小溪边,我把自己成长的脚步,融进了跌宕起伏、淙淙流淌的泉水里;在“双峰插云”的树林里,那时紧时缓、奔腾激越的松吼,与我当年整装待发、跃马扬鞭的进军号角组合成了雄浑的交响;在“平湖秋月”的水石旁,我屏息凝神、洗耳聆听,湖水轻轻拍岸,幽幽咽咽、嘈嘈切切。一时间,很难分辨出,是人们在娓娓细诉五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还是我行军路上急急匆匆的脚步声?……

有时,是在凉亭里,从日出到黄昏,一日三餐,滴水未沾,我浑然不知;有时,是在树荫下,颈脖和臂膀上叮满了蚊虫,我也浑然不觉。我进入了一种没有时间概念的、既无关饥饿、又无关痛痒的境界,除了无尽的倾诉,仿佛一切都置之度外。

就这样,十万余字的初稿,“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写完之后,泪流了,倾诉了,排解了,我的心绪顿觉平复了许多。

这一年的年底,在一位热心企业主的赞助下,我将这些文字稍加整理之后,以《踏遍青山人已老》为题,印了五十本印刷品。分发给了我就读过的老年大学和附近的几个居委会,供他们相互传阅。

不少读者建议,“把它转发到互联网上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他们说:“空降兵的成长过程和战斗经历,没有一点点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这种既贴近生活、又接近地气的真实情节,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2012年夏天,我在对《踏遍青山人已老》的内容稍加充实以后,又以《共和国最早一代特种兵回忆录》为题,转发到互联网上连载。真如那些建议者所言,数不清的读者即时交流、反应热烈;褒扬不绝、好评如潮。

这种情景,真的让我激动万分、喜出望外。

我特别要感谢一对旅居美国的华人夫妇:他们看了我的回忆录之后,邀请我到大洋彼岸去,辅导他们七岁的女儿学习中文。

正是这次美国之行,让我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了几十年之后,又到资本主义社会去生活了一年时间。它进一步丰富了我的人生、让我长了见识、开了眼界。

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只需工作半小时,既轻松、又舒适。

在此期间,我利用大量空余时间,对这部著作进行了认真、细致、反复的修改。还把记忆中的童年,系统地梳理了两遍,挑选几个有趣的片段,充实到这部著作中来。使这部著作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文字更加优美,有了更强的可读性。

正是这次美国之行,我的这些小故事,才会以现在的这种模样,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世人知晓。

谢谢大家!

金锡兴,江苏省无锡市人。1962年7月至1969年3月,在空降兵7212部队服役,被誉为金色的蒲公英。

《被流放的特种兵》已由电字书设计制作,中国人文出版社出版,向全球读者发布!

华版出书|金锡兴《被流放的特种兵》:看中国空降兵的从弱到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