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王八郎抛妻弃子,去世后夫妻俩不愿同榻而卧!

宋朝时期,河南泌阳县有个富商名字叫王八郎,在江淮地区经商,为缓解工作压力,结识了一个娼妓,日久生情,亲密的难舍难分了。
王八郎的家中已经有妻子,自从和娼妓同居之后,他对家里的黄脸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总是找各种理由挑毛病,后来逐渐萌生出把娼妓娶回家,把原配妻子赶出家门的想法。
王八郎的妻子是个聪明女人,看着丈夫的态度,知道他肯定是外面有人了,也不和他争执,每次王八郎对着她发脾气,她都很想一走了之,但是碍于没存什么私房钱,贸然离开家生活都会成问题,于是她选择了暂时隐忍。
王家有一个六岁的女儿,王八郎再挑毛病的时候,妻子就拿出女儿做挡箭牌,哄着丈夫道:“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了,女儿年纪还小,你把我赶出去了,叫我们母女住在哪里?你忍心让女儿跟着我受苦吗?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家呢!”虽然嘴里说着卑微的话,但是妻子实际上已经开始做起了离婚的准备。
后来王八郎竟然把娼妓带回来,在家附近的巷子里租了一所宅子,一起住下来过起了夫妻生活。

妻子知道后,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她把家里值钱的细软都偷偷储备起来,不容易搬动的大件家具,值钱的古董都分批卖掉。
等王八郎再次回家的时候,看见满屋一片狼藉,桌椅都已经不完整,柜子空空荡荡,连吃饭的碗筷都缺边缺角,完全不像是正常过日子的人家,在得知是妻子把家给败坏了,他气急败坏的怒骂道:“这次我肯定不能留你了!有多远就给我滚多远!”
妻子也彻底撕破了脸皮,回怼道:“我知道你早已经容不下我!我今天就走,但是走也要走个明白,你跟我去见官,当着官老爷面说清楚。”说着就拉扯着王八郎到了县衙。
知县问明原因,确认是夫妻两人感情已尽,互相都愿意分开,于是就做了证词,签字画押,依法判定他们离婚,家产对半分,但是女儿,夫妻俩都争着想要。
妻子流着泪控诉道:“丈夫薄情寡义,宠幸娼妓,抛妻弃子,如果把女儿留给他抚养,迟早也会被赶出家门,流落为娼妓的。”
知县见她说得有理,就将女儿判给了妻子抚养,确认之后,夫妻俩走出衙门,各奔东西,从此分手。
王八郎从租的宅子里,把娼妓接回家住,妻子和女儿搬出去,在隔壁的村子里买下一间房子住,还搞了一些瓶瓶罐罐,摆在家门口,做点小买卖,其实是因为妻子偷偷藏了不少私房钱,她害怕丈夫发现,会上门来找是非,所以故意装个样子而已。
有一天,王八郎偶然路过妻子住的地方,正好看见妻子在那搬运瓶瓶罐罐,看着挺可怜的,王八郎念着旧情有点不忍心,走过去好言相劝道:“这些小东西能卖多少钱?怎么不换点别的生意做?”
妻子大怒道:“关你屁事!我都和你分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你管我做什么呢!要你在这里废话!”
王八郎自讨没趣,拂袖而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再也不过问对方的任何事情。
多年以后,王家女儿到了成家的年纪,嫁给了隔壁县的田家,妻子这才把多年来储备的私房钱全部拿出来,交给了女婿,竟然有十万贯之多【大约相当现在的上千万元】,这些财产全都是当年瞒着前夫王八郎偷偷攒下来的,
王八郎虽然在外面风流快活,看似占尽便宜,没想到却被妻子给穿了柜筒底,可见不能随便得罪女人啊!
后来王八郎客死淮南,妻子也差不多相同时间在老家去世了,女儿道:“我母亲生前和父亲不合,现在既然一同走了,那就该合葬一处,也算是尽了我做女儿的孝心。”

于是,就安排人从淮南把父亲王八郎的灵柩迎了回来,重新开棺,和母亲的遗体一起摆放在灵堂,准备隔日入棺下葬。
第二天,遗体准备下棺,其他人在做准备,女儿走过来想着再看一眼父母,却大吃一惊,只见,王八郎和妻子的遗体先前是并排仰卧的,现在却都侧着身,互相背对着对方,女儿吓得赶紧叫其他人过来看,众人都惊骇不已,有的人说:“活着的时候就合不来,死后也是老样子。”也有人说:“是谁移动过了吧?尸体怎么可能自己转身?”
女儿在旁边哭哭啼啼,哭爹叫娘,又将父母的遗体恢复成各自仰卧的姿势。
到隔天早上,准备下棺之时,动手起尸,老两口的遗体又变成了背对着对方,众人这才相信两口子是生前怨气太重,导致死后也不愿同榻而卧。
女儿也不忍心了,如果强行将父母合葬,说不定到了阴间,都不得安宁,所以又将老两口各自分开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