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三星QN90A,买了LG OLED C1(2021),从现在开始烧,爱咋咋D吧
原本看Rting上的评测,2021新款电视中很适合当显示器的就是QN90A和C1。
当时考虑OLED常年显示静态内容会有永久痕迹(俗称烧屏),就优先选择了QN90A,毕竟估计能多用几年。然而各种不致命但烦人的画质小问题实在是让人纠结。天天拿遥控器改设置,折腾并难受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还是在第7天把QN90A退了。
单看画质,C1比QN90A的不足之处,主要也只有最高亮度上不去。然而对于屏幕前50厘米左右的我来说,QN90A亮度高根本用不上,太亮还眼睛疼。低亮度时QN90A根本一点优势都没有。那种东西估计只适合5米以外观众。
C1屏幕显示比较平均。看上去就符合我对“这是一整块纯平显示器”的期待。我退的那个QN90A也不知道是普遍问题还是碰巧遇上一张不好的板子,四周暗边,搞得整块屏就像磁化变色的破旧凸面CRT(显像管)显示器。
之前三星的自动亮度调节问题,在C1上少了一半,而另一半并不怎么烦我:
QN90A上关不掉的局部背光亮度调整,在OLED上根本没有。
全局亮度调整,QN90A反人类:黑暗中突然出现个不小的亮东西,全局背光会在轻微延迟后加亮。C1则是,在黑暗中突然出现大片的白板,全局亮度会降低。C1这个,虽然本质是想要延长OLED寿命,但这种变化其实与人眼的“遇亮就缩小瞳孔”的自然反应很接近,并不是QN90A那种让我感到轻微反胃的反向操作。
一个LCD上没有的特点是,LG OLED有像素偏移功能用来保护屏幕(可在选项中关闭,如果不觉得特别烦的话建议保持启用):
每隔一段时间,整个屏幕会偷偷向某个方向移动1像素。每次移动距离太小,眼睛看不到它动。
简单目测,单方向最大偏移可能会有8像素。
每个方向都有,轮流来。
比如说最大左偏移的情况下,你把鼠标指针滑到屏幕最左边线,会发现半个指针都没了。因为C1并没有给你超分辨率(8 + x + 8)(8 + y + 8)的大面板。向哪个方向偏移,就会让那个方向的内容出框,不显示。
这个移动距离基本可以避免文字或小图标长时间烧同一个像素。对于大块静态内容没什么效果。
目前看来还不怎么烦人。
综合来看,至少现在很舒服。如果烧了就买新的吧。到时候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应该也能成熟点了。
如果留着QN90A则是从第一天开始就难受,可能用不了两年就会忍不了,买新的。那我还不如直接OLED少难受两年。就算后面烧了也不是从第一天就难受。
毕竟能在屏幕上留下永久痕迹,就肯定是平时最常看的内容:那么在看这种内容的时候其实并不会难受,因为痕迹和显示内容会重合,看不到。
=======================================================
总体来说,今年的TV显示技术,真的还是不行。
一方面,大屏LCD(包括各种什么QLED、NanoCell,乱七八糟各种宣传用的奇怪名词)为了刷数据,采用局部关背光的手段。要么导致黑底白点周围出一圈光晕,要么就是黑底白点黑到看不见。还有,“可视”角度虽大但是“不变色不变亮度”的角度仍然很小。
一方面,OLED最高亮度不足。屏幕寿命不足以放心大胆说出“你回去最大亮度一天24小时开着烧,三年五载肯定没事的”这种话。
两方都出于不同目的,擅自改变视频信号对显示内容的指示,不管不顾,随便折腾亮度。
我大胆预测,至少3年,也许5年之后,48~50寸才能出现比较成熟的“显示器”产品。(尊重而不肆意篡改信号、 不再需要担心面板寿命、画质不输给如今成熟的27寸1440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