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学时安排
2
年级
八年级
执教者
徐鑫锋
所在学校
丰潭中学
班级
8(1)班
一、设计思想
本课我通过留学生回国登机安检需测温,但是使用的是华氏温度引入,让学生来设计一个温度转换程序,从而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一级常见函数的应用,然后通过核心代码的介绍引入算术表达式和算术运算。通过分析算术表达式的结构概括出算术表示的概念和算术运算的概念。最后介绍常见算术运算外还有取余,取整,幂的运算。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讲解算术运算和运算符以及第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所使用的的函数float和format,运算符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还有“//”(取整)、“%”(取余)、“**”(幂),信息量较大。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信息课程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算术运算能力,例如加减乘除,但是对于取余,取整还不是很了解,同时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思维,但个体存在差异,接受水平不一,接受快的学生我比较注重培养运算思维,接受慢的一定要求其熟练记忆操作步骤从而达到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水平。
四、教学目标
1. 了解算术运算和表达式的概念
2. 理解算术运算中四则运算的的优先级和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 了解函数format的格式和功能,初步掌握函数int和float的格式和功能
五、素养指向
1.通过信息技术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意识)
2.通过程序设计和编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和创新)
3.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主动运用程序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信息社会责任)
六、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算术运算符,算术表达式,函数int(),float(),format()的用法
2、教学难点:算术运算符中“//”,“%”,format函数的用法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导学案
八、课前准备
1、计算机教室 2、准备有关上课素材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主题
今天老师带大家通过程序设计来学习算术运算和表达式
学生回答: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
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分析:华氏温度转摄氏温度
学生通过转换来判断是否可以登机
通过实际问题来设计程序
程序设计
问题分析:C=5/9*(F-32)
算法设计:根据表达式我们思考需要输入那些内容,进行说明运算,以及租后输出结果。
(1)输入:华氏温度
(2)处理:温度转换公式
(3)输出:摄氏温度
流程图:
圆角矩形表示输入输入出,
平行四边形表示输入输出;
矩形表示赋值运算;
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画出流程图
通过自然语言的描述,流程图的设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程序编写:
打开python3.8 IDLE编辑器,
File——newfile 进行新建编辑器
输入程序代码
最后在python软件上编写并运行程序
熟练掌握input(),float(),的使用
提出问题:输入80华摄氏度,显示2.6666666667摄氏度,如何改进
学生自学15页“日积月累”使用format()函数进行程序优化
熟练掌握format函数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了解分析核心代码引出算术运算和表达式
对于核心代码分析
了解表达式基本结构
2.算术运算是运用算术运算符,进行数的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算术表达式算术表达式是有 数字、运算符、变量、符号(括号)等,为求得数值有意义的排列
4.python中常见的算术运算符
思考算术运算是什么算术表达式是什么常见的运算符有哪些,优先级是怎么样的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算术运算和表达式两者的概念
了解常见运算符之间的优先级
算术运算
1. 讲解练习
3+7*2 3+ 7%2
5/2*3 5//2*3
100/5**2
教师讲解并演示:使用除号会转变数字类型为浮点型,所以最后一题结果因是4.0直接在程序中演示求证。
2.一级优先级**,二级优先级“*”“/”“//”“%”,三级优先级“+”“-”
学生完成两个部分
一、概念梳理
二、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学生黑板上面演示解题
巩固算术运算和表达式的概念,加深对运算符优先级的认知。
总结
1.程序设计的流程
2.float(),format()的格式
3.算术表达式的概念
4算术运算的概念
5算术符
归纳总结
理清知识点
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