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伪史:古埃及方尖碑,吹牛扯着蛋了。笑看古埃及的技术完爆法国和中国

2023-09-26 18:49 作者:云影方寸  | 我要投稿

西方伪史:古埃及方尖碑,吹牛扯着蛋了。笑看古埃及的技术完爆法国和中国,拉美西斯和卢克索神庙手搓200吨巨石。

西方伪史:古埃及方尖碑,吹牛扯着蛋了。笑看古埃及的技术完爆法国和中国

古代社会重物运输有最大限度吗?

  1464年,明宪宗朱见深为重修曲阜孔庙,专门安排用北京西山石材,刻制了一个石碑,碑身与碑额通高6米有余,碑身宽2.2米,厚约0.5米,碑重估计约17吨左右,史称“成化碑”。为运此碑,据说朝廷动用了500头牛,60000人工,经大运河南下,隆冬季节就用水泼在路上,等结成冰后,滚滑而行,从北京一步步运到曲阜,耗时数月,全程直接距离将近500公里。


  由此可见,在农耕时代,仅仅是一个17吨的石碑长距离运输都如此艰难,更何况几十吨、上百吨的巨石。

  那么,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重物运输是不是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吗?

  1836年,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竖立起一块高23米、重230吨的方尖碑,这块碑据说来自埃及卢克索神庙,是用来记录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前1303年-前1213年)的光辉业绩的,被法国人花三年时间运到巴黎,然后又用了三年时间,才把石碑树立在了协和广场正中。

  上个世纪末,在成都平原上有几条双向6车道、8车道的宽阔公路,但又不是高速公路,这样的路被叫做“大件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运输超大、超重的单件货物的专用公路。

  比如,2005年7月2号,由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制造的首台重型燃气轮机,在一台有着180余个轮子的运载车上,正式向245公里以外的乐山大件码头进发,时速仅为8公里,预计将在路上行驶5天,然后从水路取道上海,前往深圳。这台燃机主体部分转轮重达382吨,加上运输车本身重量,远行车队总重量超过500吨,交警前面开道,工程车在前面探路,运输指挥车、后勤保障车紧紧随后。

  又如,2010年10月,有一辆20多排轮胎的大挂车(车货总长69米),开进了成都二环西一段,卡在了一座人行天桥下面。挂车拉的大家伙叫“碱洗塔”,有51米长,直径近5米,重达186吨。人行天桥限高5米,而这个大家伙足足有6米多高。本来这条路线是运输经常走的线路,人行天桥是可以升降的,可不凑巧,当时人行天桥的升降装置坏了,大挂车进退两难……

  要运输一件超大型货物,必须要具备以下绝不可少的若干条件:

  • 1、运输道路(路基承载能力,路面宽度、平整度、坡度、转弯角度都有严格限制);

  • 2、运输车辆(车板必须是一个平坦、牢固的整体)

  • 3、固定索具

  • 4、牵引动力

  • 5、牵引索具

  • 6、整体包装

  • 7、大型吊装设备

  除去以上条件,要运输一个像方尖碑被这样的又长又细、又重又脆的货物,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到严格的整体吊装,而且,必须让方尖碑的各个部分在包装箱内保持受力绝对均匀,绝对不能出现担空、弯曲、翘曲和扭曲等状况,否则,在运输或者搬运过程中,石碑上下一闪、左右一扭,就很可能会被自身的重量所压断。

  试想一下,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古埃及人是怎么把那块加工成协和广场方尖碑的巨石从山体中切割出来的?它的重量可要远远大于成型后的方尖碑。

  • 又是怎么把它从基坑里吊起来的?

  • 又是怎么把它吊上驳船的?

  • 又是怎么把它从渡口运到卢克索神庙加工场地的?

  • 又是怎么把它竖立起来的?

  除了协和广场方尖碑,还有一块更重的石碑,那就是坐落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方尖碑,高82英尺高(折合25米),重320吨。这块碑原来属于中王国时代的法老阿门内姆哈特二世(前1875-1840),奥古斯都征服埃及之后,把它从亚历山大带回罗马,树立在卡利古拉广场,之后,又被树立到梵蒂冈广场。

  在阿斯旺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陵中,就有描绘了人们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据说,埃及人在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需要费时7个月。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又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

  说实话,古埃及在3500年前的技术比18世纪时的法国人先进多了,比起21世纪初的中国也不遑多让。

  古埃及人这么牛,可他们自己知道吗?



西方伪史:古埃及方尖碑,吹牛扯着蛋了。笑看古埃及的技术完爆法国和中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